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对矿业企业审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5 22:21

  本文选题:经济可采储量 + 石油天然气开采 ; 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3期


【摘要】: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本准则)为新制订的准则,制定该准则的大背景就是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由于油气开采与其他矿产资源的采掘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石油公司一般使用单独的油气开采会计准则。本准则参考国际惯例和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实际情况,针对油气开采业务(上游活动)进行了规范。对于油气之外的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目前也适用该准则。但财政部有可能针对其他矿产资源单独制定会计核算办法。
[Abstract]:The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is standard) is a newly formulated standar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andard i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and other mineral resources, foreign oil companies generally use sepa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With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ree major oil companies in China (CNPC, Sinopec and CNOOC), this Code regulates th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business (upstream activities).This criterion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ther than oil and gas.However,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may develop separate accounting methods for other miner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33;F2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11期

2 张英;;新会计准则下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初探[J];会计师;2008年12期

3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 石油天然气开采[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22期

4 冒泗农;;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J];财会月刊;2007年01期

6 李岩;杜海薇;董艳霞;;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评价与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08期

7 刘素荣;;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突破及影响[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5期

8 马剑波;刘鸣;;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几点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6年05期

9 旷晶;;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12期

10 吴杰;;石油天然气矿区废弃义务相关会计问题的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林;谢守芝;张兴凯;;加强地质研究 充分利用石灰石矿产资源[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2 曹树培;;中国矿产资源法规与矿业发展[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3 谢守芝;;开发利用地方石灰石资源的必要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吴功建;;用物探方法寻找深部新的矿产资源的思路[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王艳萍;;实行绿色GDP核算 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王小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7 陈计划;李有德;;宿州市W乔徘蟛试床钜旆植汲梢蜓芯縖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8 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石绍宗;;珍爱地球——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郑进华;李希昆;;我国法律设定的矿业权对矿产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福生 通讯员 张鹏;重点矿区整合全面启动[N];阿克苏日报;2007年

2 陈家红 李祖阳;福建59个矿区完成整合[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欣华;云南重点矿区将重新布局[N];西部时报;2007年

4 记者 赵雷;九部委联手整合矿产资源开发[N];中国黄金报;2007年

5 黎明;953个矿区完成整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旷晶;油气开采折耗会计处理详解(上)[N];财会信报;2006年

7 记者 陈姗姗;力拓可持续开矿:野生动物矿区边穿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旷晶;油气开采折耗会计处理详解(下)[N];财会信报;2006年

9 记者 毛娜;建设生态环保的现代化矿区[N];西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玮英;奏响矿区绿色和谐音[N];中国企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文良;矿产资源投资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罗小南;河南省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杨;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金发;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华建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淑玲;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坤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2 李勇;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陈真;我国矿业法律制度体系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赵美珍;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卢大伟;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郭恒哲;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7 王赞新;矿权与矿权证券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姝蓉;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陈红;矿业权人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董朝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6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756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