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审计研究
本文选题:内部审计 + 公司治理 ; 参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近几年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国企改革,推行股份制,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我国实行股份制的时间较短,各种社会配套工作尚未跟上,再加之我国目前的股份公司大多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而来的,试想在国有股份仍然占主要地位的前提下,如何能够保证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又如何能够体现和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这种情形下建立起来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如何能够发挥应有的制衡约束职能,从而更好的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呢?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行股份制后,诸如股份公司组建不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衡,资产评估不真实,公司同股不同利,证券市场不完善,公司经济环境不协调,经济法规不健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股份制所带来的知识更新。然而,内部审计风险意识差、风险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隶属层次低等问题未能解决,从而造成股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并未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又扑面而来。因此,如何设置国有股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如何规范和拓展股份公司内部审计的内容等一系列的问题便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广大会计、审计人员来说,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企业实行股份制所带来的知识更新。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企业实行股份制以后,再依据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肯定不行,因此,在这种新的而又特殊的环境下,股份公司的内部审计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维护股东利益以及公司合法权益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领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监督检查阶段,虽然有学者已经对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做过介绍,但是这种先进的理念还没有受到实务界的足够重视。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加剧,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不但要提供及时、持续的监控,还要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适时评估,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对风险做出战略反应,从而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无论是从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的生存和发展来看,我国内部审计领域都需要将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引入。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由控制评价转向风险评估。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一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战略风险连接在一起,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本文通过分析国有控股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深入探讨,提出了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中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股份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主要针对公司治理在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的观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宏观上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环境,在微观上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现代企业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基本原理来看,内部设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是公司治理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又依赖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在分析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首先公司治理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两者密不可分。内部审计是促进公司治理健全完善的保证,公司治理的优化及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审计作为保障。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影响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对象的发展变化。 公司治理在制度安排上仍然存在着缺陷。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审计模式落后,很少采用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还是停留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生产经营监督上。审计技术还停留在简单的账证、账表的核对及会计资料的常规审查上,很少有企业采用先进的风险导向审计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开展更为广泛的审计。二是,内部审计隶属的层次比较低,没有从公司治理的高度安排内部审计。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机构设置,或独立设置、或隶属财务部、或与纪检检查部门合办,隶属层次比较低,不能达到监督和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三是,内部审计对象、业务范围狭窄,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为对象的审计活动很少。四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构成不合理,难以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一先进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内部审计模式,它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精通财务、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掌握信息技术等等。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知识水平比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来自财务部门,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很少,更有甚者还有一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内部审计后续教育、培训滞后,职业化建设步伐缓慢。 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解决内部审计定位问题。首先是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保证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增加公司价值。第二是内部审计范围定位。传统内部审计只涉及到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对最高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的较低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没有涉及到最高管理层对股东受托责任履行的层次。现代内部审计作为保证最高管理层对股东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其定位应该是基于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即内部审计应该提升到治理层次,并且涵盖所有下级的委托代理责任。第三是内部审计机制定位。我国企业种类繁多,规模、性质各有不同,所以治理结构不同,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内部审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内部审计发展策略:就控股公司而言,本文认为应该建立董事会下设的内部审计委员会为中心的审计机制和监事审计。第四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策略。一是从公司治理的战略高度看待及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二是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治理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整合;三是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倡导增值服务;四是重构内部审计组织系统;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第五是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般要求。 由于内部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身内容深、范围广、涉及的知识多,所以本文只是一种框架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挖掘,如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确证与咨询职能的冲突问题等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玉滨;内部审计在改制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J];会计之友;2005年02期
2 刘增禄;浅析国有控股公司的目标模式、实践偏差及矫正举措[J];理论探讨;1997年05期
3 吴清,刘峰;为国有控股公司定位[J];浙江学刊;1997年01期
4 向昀;国有控股公司的成因及产权模式──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讲授录之二[J];经济与管理;1998年03期
5 刘军;国有控股公司分层财务管理模式初探[J];时代财会;1999年10期
6 杨浩;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和成因分析[J];中国纺织经济;1999年04期
7 曾显荣;意大利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改革及借鉴[J];企业经济;2002年11期
8 赤旭,魏青山,王社教;用信托制度架构政府与国有控股公司间的关系[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9 王宝库;关于国有控股公司运营的几个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1999年09期
10 王力新;关于国有控股公司的思考[J];冶金财会;199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亚平;董义;;浅淡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定位及作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李菊君;;国内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问题研究及成因分析[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3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4 夏玲俐;;事业单位自建项目的内部审计方案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5 谷影;;浅析企业安全费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曹波;;国有控股公司内部审计初探[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7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缪青;;浅谈内部审计在贯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9 钱本逸;;制以为精,精以求存——浅议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意义[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春峰;;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畅;别忽略内部审计这只“看门狗”[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汪丛梅 孙莉萍;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再认识[N];财会信报;2005年
3 ;河北省内部审计规定[N];河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韩雪;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要做好五项工作[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张安平 贵州省商业学校;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机制与作用[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6 郭晖;内部审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通讯员 沈旭光;合肥燃气集团加强内部审计[N];安徽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棠棣;内部审计有了新规矩[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3年
10 陈跃进 黄俊婷;设立内部审计 企业勃发生机[N];中国审计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键;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吴俊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剧杰;降低审计质量的审计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温湛滨;股东权益保护的融资效应[D];暨南大学;2007年
9 薛贵;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行为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晋喜;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王艳;我国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3 王香焕;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4 王亚娜;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良慧;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国库;我国电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怀雷;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桂晶;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9 吴微;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蕾;A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改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3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76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