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本文选题:审计职业判断 + 业绩评价 ; 参考:《福州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在新经济背景下,,审计正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已不允许我们对审计职业判断的漠视。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常需做出各种判断。正因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审计职业判断一直是美国行为会计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学者们亟欲了解影响审计职业判断的因素为何,以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效果和效率,使事务所能于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提升竞争力。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探讨了影响审计职业判断业绩的因素,并构建出评价审计职业判断业绩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业绩。 本研究以FJ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问卷寄发数为60份,有效回收问卷数为32份,有效回函率为53.3%,并以此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审计人员职业判断极为重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因素并没有受到审计人员应有的重视
[Abstract]:In the new economic background, audit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se challenges no longer allow us to ignore the judgment of the audit prof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auditing, auditors often need to make a variety of judgments. For this reason, audit professional judgment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behavioral accoun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70s. Scholars are eager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audit professional judg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audito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enable firm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competitive audit market.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audit 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audit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Then, the multi-laye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o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o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In this study, the partners, department managers and project managers of accounting firms in FJ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sent was 60,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32,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53.3, an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audito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have not received the due attention of the auditors.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莉莎;熊亮;;我国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2 赵新荣;;集团委派制下子公司总会计师职责探讨[J];西部财会;2011年08期
3 侯林芳;;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业绩评价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4 王冰洁;;EVA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5 侯林芳;;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业绩评价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6 齐刚;霍江;;EVA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7 柳丽娜;;平衡计分卡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8 马兴义;朴雪玲;;试论国有企业应用EVA进行业绩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9 金贞姬;宋东燮;温琳;;财务比率对EVA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1年22期
10 李娜;;浅谈审计职业判断[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鹰;张蕊;;基于绩效管理的业绩评价发展回顾[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范英杰;;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黄若君;;当前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徐岩;;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么?[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茜;陈凯;;运用财务指标对农业产业链的业绩评价[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6 潘飞;童卫华;;我国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现状与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马梦砚;;政府部门业绩评价体系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斌;陆闻艳;;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传统与改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牟辉;王泽霞;;软件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松生;余道春;;集团公司业绩评价中财务信息质量提升研究[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瑛;业绩评价报告制亟待建立[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2 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基金研究中心;如何选择业绩评价基准[N];证券时报;2003年
3 记者 李卫中;将经历业绩评价作为一项关键指标[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谢忱;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路在何方?[N];机电商报;2005年
5 杨升良 刘磊;业绩评价先考中层管理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娄银生;玄武实行法官业绩评价新标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郭洪敏 包鹏;明确现状 促进发展[N];华东电力报;2006年
8 邵明华;激励:提升预算管理水平[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孙伟 孙韦茹;业绩评价也要注重非财务指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10 浙江绍兴 陌上青;第三只眼看“一把手”业绩公示[N];中华新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奎喜;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佳俊;企业战略、管理控制与业绩评价的权变分析[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勇;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李灿;企业经营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徐明;业绩评价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侯清麟;国有企业经营者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屈颖爽;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投资模型与业绩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晓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姚树中;基于EVA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景来;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D];福州大学;2003年
2 魏红军;陕西HQJ制药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王冰;经营者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朱青;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徐宇翔;我国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古文浩;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分析[D];东华大学;2004年
7 陈翔;经济增加值(EVA)评价与传统业绩评价的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陈红伟;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光明;标杆管理及其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3年
10 郭秋红;经营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8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80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