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刍议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程序

发布时间:2018-05-02 04:01

  本文选题:风险基础审计 + 分析性复核 ; 参考:《商业时代》2007年14期


【摘要】:风险基础审计是一种以风险为导向的新型审计模式,它是审计业界适应当今高风险经济社会的产物。目前,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使用较少,对其实施程序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Abstract]:Risk-based audit is a new type of risk-oriented audit model,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auditing industry adapting to the high risk economy. At present, risk-based audit is seldom used in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琦,李秀华;风险基础审计初探[J];黑龙江财会;1999年05期

2 李歆;风险基础审计与审计失败[J];江苏商论;2004年04期

3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与方法[J];财会通讯;1998年11期

4 佟莉新,王攀,孙淑嫔;小议风险基础审计[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王广亮,李秀华,高频;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之比较[J];黑龙江财会;1999年05期

6 王文先,陈志刚;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8年05期

7 杜yN清;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运用[J];中国审计;2000年06期

8 陈洁;米传军;;刍议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程序[J];现代会计;2004年02期

9 袁盛奇,陈梅花;浅谈分析性复核的应用[J];当代审计;1997年03期

10 梅惠娟;IT环境对分析性复核的支撑[J];中国审计;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选;李紫阳;;浅谈分析性复核在增值税审计中的运用[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胡强;钟雨静;;企业舞弊审计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3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4 姜小兵;赵静;;浅谈舞弊的侦测与防范[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王殿生;;浅析审计模式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选择[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奚淑琴;;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7 朱小平;杨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9 吴万才;;舞弊检查程序与方法[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江汉石油管理局课题组;;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舞弊审计若干问题的研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帆;浅谈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N];中国审计报;2002年

2 刘勇 刘青 尹凤惠 崔宁博;引进风险基础审计 加强内部稽核监督[N];粮油市场报;2004年

3 潘刚;浅谈风险基础审计在税收联网审计中的应用[N];中国审计报;2009年

4 李成明;浅议分析性复核在银行审计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李守铎;分析性复核对财务软件设计的一个启示[N];财会信报;2007年

6 林兆荣 罗和;风险基础审计思想与央行全面审计[N];金融时报;2003年

7 栗粟;分析性复核与审计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医疗保险处 姚晓红;浅谈医疗费用数据的分析性稽核[N];今日信息报;2007年

9 王爱军;宝应审计平息一起资产纠纷争端[N];中国审计报;2009年

10 安百宁;“免疫系统”理论框架下审计方法与策略探究(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璇;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金审工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3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才涛;现代风险基础审计:一个理论框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刘灿彬;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鹿娟;审计风险及风险基础审计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高志英;风险基础审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叶江虹;论风险基础审计及其选择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沈辉;供给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D];湖南大学;2002年

7 梁佩瑜;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3年

8 鄢烈梅;论分析性复核程序[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东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万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83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