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变迁、审计师选择与企业价值——基于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实际控制人“掏空” + 法律制度变迁 ; 参考:《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利用2004-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首次对2006年我国将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列入刑法这一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和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加大对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的处罚力度后,掏空风险较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实际控制人的掏空行为有所减少。刑法调整后,由于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存在掏空风险的公司的企业价值有了显著提升,且掏空风险高的公司企业价值提升得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抑制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提升企业价值方面,法律治理能替代独立审计治理的作用,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4 to 2009, this paper makes the first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 that the actual controller tunneling behavior was included in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on the choice of auditors and the valu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mpanies with higher tunneling risk were more likely to employ small accounting firms and the actual controls' tunneling behavior was reduced after the punishment of actual tunneling was increased.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the agency problem between the actual controller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has been effectively alleviated, and the corporate value of the company with the risk of tunneli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with the high risk of tunneling has been enhanced more significantly. It is also found that legal governance can replace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audit governanc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upervis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关联方持股的隧道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2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力投入与风险溢价决定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0572063) “基于DEA方法的相对审计效率测度与审计竞争战略选择研究”(项目编号:70702018)的资助
【分类号】:F239.4;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郑志刚;吕秀华;;董事会独立性的交互效应和中国资本市场独立董事制度政策效果的评估[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2 雷光勇;李书锋;王秀娟;;政治关联、审计师选择与公司价值[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3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4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5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6 王烨;;股权控制链、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2009年06期
7 董南雁;张俊瑞;;公司治理强度、审计力度与审计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8 高强;伍利娜;;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选择的再检验[J];审计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波;;公司控制权性质与审计需求特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2 刘明辉;韩小芳;;“谴责”能否促进财务舞弊的公司改善公司治理?[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3 薛有志;彭华伟;李国栋;;董事会会议的监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4 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5 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6 曹廷求;钱先航;郑静;;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2002-2006[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7 郑军;林钟高;彭琳;章铁生;;政治关系能实现审计意见购买吗?——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8 高雷;张杰;;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9 娄权;;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审计师选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实证考察[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10 康霞;;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戈阳;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代彬;高管控制权与自利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余劲松;法律环境对投资者股市参与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易玄;不完备审计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熊艳;基于公司治理的预算松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芸达;产权制度、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投资效率[D];南京大学;2011年
7 孙奕驰;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柯建飞;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红霞;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2 徐华彬;政治关联、商业信用与公司业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彤;董事会内生性视角下的CEO薪酬和公司业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思;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置对盈余管理约束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庄雪峰;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6 潘楠楠;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龙红珍;独立董事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11年
8 刘双锋;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扬;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相关性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李海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2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11期
3 胡建平;干胜道;;钱多办“坏”事: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4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5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6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7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8 肖作平;;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9 王化成;李春玲;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10 雷光勇;刘慧龙;;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1845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84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