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在基建委托审计中的运用
本文选题:代理人 + 审计机构 ; 参考:《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3期
【摘要】:正一、模型建立的前提委托——代理模型是为分析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合同而建立的,但作为分析的第一步,首先讨论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合同。为使分析的对象简单化,假设送审单位为委托人,中介审计机构为代理人,不考虑承包商、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对送审单位以及中介审计机构的影响。交易中,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风险。
[Abstract]:First, the premise entrustment of th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contrac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ut as the first step of the analysis, the optimal con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first discussed.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object of the analysi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trial unit is the principal and the intermediary audit institution is the ag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ractor,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payment department on the trial unit and the intermediary audit institution. In the transaction, the agent has the information advantage, and the client has to take the risk of the agent's behavior.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39.6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静,朱莹;有关工程审计的三方博弈分析[J];经济师;2005年04期
2 欧阳程,双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理性思考[J];审计月刊;2005年03期
3 杨德明;审计业务招标制的博弈分析[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性玉,薛来义;寻租理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2 陈长;对博弈论的几点认识[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潘琰,李_";对审计招标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2期
4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殿忠;;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董保民;;团队道德风险的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3 崔兆鸣;委托代理问题中的一种机会主义风险可规避的充要条件[J];经济科学;1997年05期
4 埃里克·奥茨 ,戴彪;代理人偷懒与委托人滥用——一种关于厂商的法律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6期
5 薛志成;跨国代理贸易的新方式——不公开的代理人[J];黑龙江对外经贸;1998年Z1期
6 张跃平;不完全收益时委托及代理人激励制度的设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葛学敏;;民办高校管理模型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20期
8 李森林;委托──代理链条末端的变异:“当地人控制”问题[J];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9 肖汉龙;李斌;;绿色采购过程中供应商激励机制的模型设计[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苏瑾;;结算代理业务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莹;李国强;;加强国企委托方行为效力的对策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延人;;传统权力组织中的代理人忠诚与信号传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楼国强;;双层级组织中的权威配置——多重信息源下的沟通与授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江;;政府与民意有效对接的路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芳;赵新刚;袁晓波;;委托代理制中的最优监督问题分析[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徐鑫;赵明;周永务;;基于模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鲍荣清;郑平;顾忆民;;创建以延伸服务为特色的环亚代理品脾——从中智上海公司的代理理赔服务看保险专业代理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品脾[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荣科;;勾结、串谋与激励——老工业基地改造文汇之三[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9 陈惠雄;;联合基数确定法:一个激励相容的财务学范本[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10 于永达;战伟萍;;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政府条块关系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心;代理炒股协议中的公平问题[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毛剑明;由一宗外贸代理纠纷案引发的思考[N];国际商报;2008年
3 孙迎新 马中泽 孙贵新;解决老问题 需要新思路[N];经理日报;2007年
4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奚雪峰;围绕焦点确定审计方案 明确职责提高审计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郭永昊 方了;国企预算松弛及其对策(下)[N];首都建设报;2007年
6 驻惠州记者 冯超、王建平;两民企发生纠纷代理人违法“倒戈”[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法律事务总部 熊英;《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的适用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监管处 张诚;代理人不见了,我们该咋办[N];中国工商报;2008年
9 祁国凯;委托社会中介审计应把好“三关”[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赵谦德邋李莹;国药科技年报能否及时披露[N];证券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波;组织设计中的控制权配置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沈西林;公司经营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艳冬;不确定环境下医院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训;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郭广珍;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与激励[D];辽宁大学;2007年
6 刘美彦;激励视角下的政府绩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马咏华;信息激励与公司治理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8 曾宪文;基于EVA的公司经理人薪酬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罗建兵;合谋的生成与制衡:理论分析与来自东亚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汪建新;控制权分配与契约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子京;论外贸代理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何韶宇;国际贸易中的代理制度与我国的外贸代理制[D];外交学院;2001年
3 王洪志;博弈论视野中的职务犯罪[D];山东大学;2006年
4 安康;论行政成本及治理途径[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孙志红;借鉴《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何俊燕;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胡静;“HU理论”的拓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8 黄霞;权利社会中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罗菲;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苗秀花;R&D合同的选择和代理人的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06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