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师聘任权安排:机理与改进
本文选题:审计师聘任权 + 控股股东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摘要】:审计师聘任制度作为独立审计合约缔结的游戏规则,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合格的审计师。审计师聘任权应该归股东所有。股东大会决议是控股股东的意识表示,可能损害非控股股东的权益,独立审计是应股东之聘对经营者执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决议的效果的鉴证活动,在国有股比重过大和独立审计的信誉机制、民事赔偿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应将上市公司审计师聘任权安排给非控股股东而不是控股股东。
[Abstract]:As the game rule of the conclusion of independent audit contract, the core problem of auditor appointment system is how to select qualified auditor. The right to appoint an auditor should be owned by the shareholders. The resolu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general meeting i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hich may damag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non-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he independent audit is an authent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executive's execution of the resolu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general mee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f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is too large and the reputation mechanism of independent audit and the civi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an not function properly, the appointment right of audi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should be arranged to non-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rather tha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作者单位】: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独立审计管制及制度改进问题研究》(7037204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善平;融传统文化之精华入注册会计师合伙制度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2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年10期
3 余玉苗;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0年05期
4 吴联生;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J];审计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青;;企业家成长三维机制与家族企业家[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2 张立君;;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及其转化[J];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3 高闯;刘冰;;企业家行为激励及报酬机制的改进[J];经济管理;2002年12期
4 崔建华;;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特殊性的三大原因[J];经济管理;2002年14期
5 杨瑞龙;刘刚;;双重成本约束下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6 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00期
7 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01期
8 刘国常;赵兴楣;杨小锋;;审计的契约安排与独立性的互动机制[J];会计研究;2007年09期
9 陈浩;;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10 颜志元;鲁桂华;;会计估计变更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钟高;彭琳;郑军;;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寻租理论视角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葵;;会计本质二重性与会计规则变迁[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彩;;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例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琳;程玉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柳勇;张龙;;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失灵的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姜虹;;激励机制与审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郭葆春;;论财务目标协同——一个合作性博弈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卢锐;;盈利预测模型的改进——基于财务指标与未来盈利的相关性[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杜晶;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论[D];湖南大学;2007年
3 胥胤;企业控制权配置论[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郑文全;大学的本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高前善;相对业绩、管理贡献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D];复旦大学;2007年
6 马丽波;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美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崔刚;会计治理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萍;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医生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王萱;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孟旺;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凤翔;港口上市公司—上港集箱财务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杨秉勇;山东交通系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运行模式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钱崇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模式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王静;审计与盈余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邹丽娟;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债权人利益的制度保障[D];湖南大学;2007年
9 周文生;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王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善平;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J];会计研究;2002年07期
2 余玉苗,陈波;资产特征、治理结构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J];审计研究;2002年05期
3 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珊;经理股票期权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熊建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红;王善平;朱青;;上市公司审计师聘任权安排:机理与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072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07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