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视角下审计模式基础理论研究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lements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basic theory of audit mode, in order to help the audit demanders to select the required audit mode according to the audit environment, audit objectives and cost-benefit principles.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social expectation gap, reduce the audit risk and audit costs.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3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红;;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冯义秀,高亮英;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模型的变更及我们的借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胡北忠,董延安;论法务审计及其理论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4 张颖萍;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5 齐兴利,张莉,袁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年12期
6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7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8 王素梅;论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基于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12期
9 王维虎,卢成龙;关于审计质量问题现状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10 李华军;张晓峰;刘景贤;张国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细钟;黎国华;;审计重要性信号传递失灵成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祖光;;论独立审计准则在确定民事法律责任中的地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强;钟雨静;;企业舞弊审计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研杰;;防范舞弊的管理体制与自律机制研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江汉油田课题组;;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舞弊审计若干问题的研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6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7 杜爱霞;;论防范舞弊的二元治理机制——内部控制、舞弊、内部审计的三方博弈研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林志毅;股票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金_gf ;论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在诉讼支持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全民;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孙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刘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曾莉;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3 陈才涛;现代风险基础审计:一个理论框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颖慧;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李s,
本文编号:213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13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