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价值危机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8-09-18 18:18
【摘要】:从审计模式演进的角度来看,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矛盾是审计价值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又表现在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审计期望差的存在和手工审计的局限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笔者就审计价值危机的成因进行探讨。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audit mod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udit efficiency and audit quality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risis of audit valu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limitation of audit resources, the existence of poor audit expecta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manual audit.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audit value crisis.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龙平,王泽霞;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3年04期

2 李若山,周勤业;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局限[J];审计研究;2003年04期

3 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CPA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理论拓展与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宏宇;美国会计舞弊事件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周峗;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承担舞弊审计责任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3 曹瑞兆;;基于审计关系透视审计独立性[J];才智;2010年05期

4 郑艳茹;;财务报表审计中如何查找舞弊事项[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5 李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6 张乃峰;;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7 余丹;;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认定主体资格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0期

8 赵毅;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4年20期

9 杨阳;;我国舞弊审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1期

10 董莉军;;论独立审计公共物品背景下的管制困境[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2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聘英;贾宗武;;借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加强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4 韩丽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构成要素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朱小平;马元驹;;会计公正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赵保卿;姚长存;;基于价值链预算的审计成本控制方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2 裘理瑾;转型时期中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市场分析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胡华夏;欺诈性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张艳;基于审计风险理论的审计报告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茜;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曾鹏程;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承担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悖论及其实证[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邓艳;财务重述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静;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变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继红;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识别和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陶静;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向炜;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内审效用均衡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刘传会;管理层舞弊的法务会计调查与预防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倩;民间审计诚信机制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琳,吴文军;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联系机制初探[J];财会通讯;1999年06期

2 李若山,方军雄;加入WTO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2期

3 李若山;新会计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会计研究;1999年12期

4 李若山;我国会计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J];会计研究;1999年06期

5 方军雄;析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的新变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6 杨臻黛;迎接挑战推进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7 李若山,何红;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演变及社会因素探讨[J];审计研究;1999年03期

8 谢志华;审计职业判断、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J];审计研究;2000年06期

9 谢荣;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模式演变和控制措施[J];审计研究;2003年04期

10 黄京菁,王禄河;SOA404条款引发审计价格上升对职业界的影响分析[J];审计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颜敏;;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构建和谐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质量[J];现代商业;2011年03期

2 吴玉心,胡玉明;对审计模式与审计质量问题的再思考[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3 唐文杰;张勇;;影响审计质量内在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J];会计之友;2011年07期

4 谢华;;政府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探讨[J];审计月刊;2009年08期

5 李娟;;国家审计效率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6 刘洁,马东森;从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之关系看审计效率的提高[J];北方经贸;2004年10期

7 蔡炯;刘晓春;;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1期

8 谢云;关于提高审计效率的几个重要步骤[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4期

9 王朝元;林琳;;审计模式的比较与抉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3期

10 樊树兴;武斌;李宏;;创新工程结算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建新;董瑞超;刘宇峰;詹长杰;;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喻采平;;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政斌;;用课题化模式提升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殿生;;浅析审计模式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选择[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启亮;刘波罗;何威风;谢获宝;;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扩张“做强”了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圣妮;;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变革[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刘金成;;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 全面提升审计质量[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敖世友;;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审计模式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常青;王澍;;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背离——来自审计公费实证的证据[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兵;刘峰;方长春;;吃人的嘴软吗? 基于审计师餐旅费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李;把好最后一道关[N];中国审计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强化质量管理 打造审计精品[N];中国审计报;2008年

3 王晓波;内审上海特派办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审计质量[N];粮油市场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韩福恒;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会计报;2011年

5 周红兵;鄂州市五项举措促审计质量提高[N];中国审计报;2006年

6 四川省自贡市审计局 周大元;围绕两个“整合” 提升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8年

7 马秀梅;加强审计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N];联合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吕宣旗;提高审计质量的有益探索[N];安康日报;2005年

9 本报通讯员;洞头县采取五项措施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6年

10 盛建龙;富阳狠抓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军;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勇;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马莉;论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剧杰;降低审计质量的审计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俊奇;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馨予;新审计准则实施后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小雯;股权安排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育;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渠;审计费用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胤宇;法律责任制度安排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唐梅;证券市场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卫泽魁;审计期望差距的哲学思考[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9 于洋洋;实施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周代聪;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24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