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权威信任与公正感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东南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62)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预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SXKKT35和YSXKKT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2 杨肃昌,肖泽忠;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3 刘长江;李岩梅;李纾;;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困境[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4 张ZM;王二平;;社会困境下政治信任对公众态度和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潘士远;合作研究、协调成本与知识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卫华;孔荣;;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4 黄宏斌;;法律制度、社会信任与会计舞弊[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许琼来;傅四保;刘薇;;网络信任及其影响因素和模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朱建勇;;论体育诚信丧失的危害、成因与规范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白建东;李宝虹;;商业信用:建构和谐社会的经济品质[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洪修文;;基于国际经验的金融发展制度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9 邓俊荣;张宁;刘喜梅;;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10 刘慷;;煤、电企业纵向联盟的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史宇鹏;李涛;丁彦超;;政府行为与社会信任: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徐昕;;为什么合作?——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胡石清;乌家培;;社会理性:经济学研究的一大基石[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青原;王永超;;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毛淑珍;乐国林;;信任程度、法律保护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敦力;李四海;;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于波;;信息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雷宇;;声誉、债务与会计稳健性——“信任”视角的一项经验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文长存;马敬桂;;论公司管理中信任机制的构建[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萌;关系型契约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武磊;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郑境辉;乡村信任与合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吴庆田;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依霖;地方财政预算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倪万玉;消费者品牌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田克勤;基于诚信营销的食品企业形象再塑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5 刘华;关于我国税权主体的宪政思考[D];烟台大学;2010年
6 褚鹏;我国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吕海蓉;诚信与信用:基于经济学的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毕宏镇;论作为经济行动规律的诚信[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原英娜;均等违反和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思武;社会资本差异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玉;;高度重视我国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的矛盾和问题[J];理论参考;2006年05期
2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J];读书;2001年06期
3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4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5 蔡翔;;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多学科视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5期
6 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2004年04期
7 李齐辉,吕先锫,许道俊,刘新琳;试论我国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审计研究;2001年02期
8 尹平;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利弊权衡与改革决择[J];审计研究;2001年04期
9 吴联生;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评价模型——兼论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改革[J];审计研究;2002年05期
10 高存弟,史维;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J];审计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审计月刊;2006年02期
2 栾姗迟;;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6期
3 冯均科;;国家审计新观念: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06期
4 郎少萍;试探我国国家审计领导体制的改革[J];上海会计;2000年11期
5 罗良辰;国家审计要在三个层次上积极发挥作用(摘登)[J];审计研究;2000年06期
6 鹤翔;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J];商业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7 王德春;成立乡镇审计分局是强化国家审计的重要途径[J];当代审计;2000年01期
8 刘宇;国家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广东审计;2000年04期
9 谭劲松,张阳,郑坚列;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广东审计;2000年05期
10 尹润卿;谈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的定位[J];河北审计;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景旺;;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建军;;国家审计发展:理论拓展与方向选择[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永智;;正确把握国家审计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审计工作创新发展[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孙国琴;;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权限和主要职责[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5 胡书会;;对国家审计失灵的探讨——基于国家治理视角[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青小平;唐辉荣;;试论国家审计和国家经济安全[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辑)[C];2012年
7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立民;聂新军;;和谐社会、政府责任与国家审计[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连外国语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赵存丽 东北财经大学 高学武;强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N];光明日报;2013年
2 高玉华 辽宁省抚顺市审计局;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特有属性分析[N];中国审计报;2013年
3 张玉珊;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4 梁芳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浅析我国国家审计与法治建设的关系[N];中国审计报;2013年
5 丁德明;论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N];中国审计报;2001年
6 王鸿;国家审计的监督性质及职能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7 周薇薇 刘正午;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宏观调控[N];中国审计报;2006年
8 刘伟 杨灿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强化国家审计的监督力度 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市审计局 范庆平;国家审计要关注民生[N];平顶山日报;2008年
10 王宝庆浙江工商大学审计系;国家审计与经济安全的历史唯物论[N];中国审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学斌;国家审计制约与监督权力运行: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王华;基于政府治理的国家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婕;国家审计风险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2 任慧莉;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阮先桃;论国家审计在依法行政监督机制中的定位[D];暨南大学;2005年
4 张文祥;论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D];安徽大学;2005年
5 许宝强;对我国国家审计未来定位问题的探索[D];厦门大学;2005年
6 柏徐;论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秦荣庆;我国国家审计定位与改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马建波;基于“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职能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梦滢;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邵期静;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研[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4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48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