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多元化模式构建研究
[Abstract]:Compared with financial audit,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s of performance audit are diversific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objectives, diversification of scope, diversification of methods, diver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reporting methods. China is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performance audit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model of performance audi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omni-directional evaluation results for the macroeconom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country, and realize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whole soci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管怀鎏;绩效审计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刍议[J];学术探索;2005年05期
2 沈小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可行性理论框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征;李爽;;浅谈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2 白宪生;王玮安;张惠萍;;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探索;2006年04期
3 鲍国明;孙亚男;;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与确定[J];审计研究;2006年02期
4 李蕴洁;王学鸿;;效益审计理念在审计调查中的运用[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彭春华;袁明智;孙宝有;;香港政府绩效审计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江海;;关于创新和完善外资审计的若干思考[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山梅;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计超;中国国有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健;高校绩效审计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静;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曹斌;完善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赵小平;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曹菁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7 王新奇;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孙广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陈冠蕾;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刘璐;我国现有审计体制下的政府绩效审计探析[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肃昌,肖泽忠,Maurice Pendlebury;中国绩效审计发展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2 李伟庆,张宁;政府绩效审计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11期
3 段兴民,罗春艳;关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几个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张进;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年02期
7 雷达;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4年02期
8 吴国萍;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9 马莉霞;对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佩君 ,王海洋;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记《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学术讨论会》[J];科研管理;1981年04期
2 朱国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J];求实;1982年12期
3 钱三强;掌握科研管理的客观规律 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J];科研管理;1982年01期
4 谢世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管理形式[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2年05期
5 ;国内报刊资料索引[J];中国工业经济;1983年09期
6 谢世荣;把坚持公有制和实行责任制结合起来[J];经济问题;1983年01期
7 高涤陈;流通经济效益的特点与商业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1983年06期
8 刘炳瑛;学习《邓小平文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J];经济问题;1983年10期
9 白益进;试论在经济建设上把握中国特色——学习《邓小平文选》[J];经济问题;1983年11期
10 许国生;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J];经济问题;198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0;;常见结缔组织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2 戴贻超;丁曙光;;中西医结合共创中国特色治癌新路[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陈晓雪;;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4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何海燕;李习彬;;企业形象塑造系统三维评估体系建构[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叶南客;;跨世纪的探索——论中国特色的老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玉莲;;探索中国特色的CI发展战略[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岳晓东;桑志芹;朱源;贺淑曼;;大学生心理素质之内隐概念:一个跨院校的比较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梁运华;冯文侣;;转化式—处理式领导过程与组织产出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孔令铜;;长城的历史作用及其辩证评说[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泽祖;中国会计有没有特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村夫;闲话主持人服装[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探寻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王屏;永远的广交会[N];国际商报;2000年
5 王宏亮;将中国特色进行到底[N];国际商报;2000年
6 韩庆林 姜成洲;繁荣先进文化 满足人民需要[N];光明日报;2000年
7 李之洋;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价值[N];光明日报;2000年
8 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思和;反贪小说的新特色[N];检察日报;2000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N];解放日报;2000年
10 陈浩然;构建中国特色的进出口商会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陈钧;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华金秋;中国居民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新;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守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本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3 黄韬;企业兼并动因及政府相应政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5 蒋伟;试论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滕琳华;日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闫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黎静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徐松林;《下岗与失业:中国特色的失为现象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02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0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