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启示——以晋绥边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8 15:50
  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事业的重要历史源泉,对其的建设亦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经济、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940—1949年,在中共不懈努力下,晋绥革命根据地已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监督制度,并厉行依法审计。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具有广泛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等特点。不可否认,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存在历史局限性。但总体来看,审计监督制度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监督了中共财政与财务制度,揭露了浪费与贪污腐败等行为,抑制了金融波动,提高了中共政府信用,锻炼了中共执政能力,丰富了新民主主义审计监督事业。深入研究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对于探索总结党的审计监督历史,传播中国审计文化,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奠定历史基础,做好新时代审计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3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财政预决算
    (二)审计监督与保障军需供应密切关联
    (三)审计监督肩负稳定金融职责
    (四)审计监督与反贪污腐败相联系
    (五)审计监督与财务制度建立相联系
三、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监督了中共财政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推动了财政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二)揭露了浪费与贪污腐败等行为,实现了精简节约
    (三)抑制了金融波动,规范了银行财务制度
    (四)提高了中共政府信用,锻炼了中共执政能力
    (五)丰富了新民主主义审计监督事业
四、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的局限性
    (一)审计制度不系统、不完善,独立性不够
    (二)审计工作上下脱节
    (三)审计人员缺乏且业务素质较低
五、对当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启示
    (一)强调审计的历史连续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提供基础
    (二)加强党史、审计史教育,提高审计人员信念
    (三)加强政府预算审计,维护财政收支
    (四)加强基层金融审计,有效推进审计全覆盖
    (五)改革审计相关制度,提升审计独立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J]. 周雪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2]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经验略论[J]. 方宝璋.  审计研究. 2013(05)
[3]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审计监督制度[J]. 邢俊芳.  中共党史研究. 1989(05)
[4]革命根据地的审计立法及其基本经验[J]. 张希坡.  法学杂志. 1982(06)



本文编号:3039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039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