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2:21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一系列国内外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作为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的两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均为这两种监督机制的完善做着改进与尝试,对于管理层自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聘请审计师对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做出了相关规定;2012年,我国内控规范开始进入分批分类执行阶段,符合条件的主板上市公司在对外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对管理层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控审计报告进行披露。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内控规范更加明晰,为研究内部控制对于盈余质量的影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共同作用于盈余质量时,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于盈余质量的共同影响的效果,应当予以重点检验。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于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将规范性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如何影响盈余质量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操纵盈余的行为,从而提高盈余质量;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作为保证盈余质量的两种重要机制,均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但是二者在保证盈余质量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规范存在不断完善的必要性和空间。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于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不仅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且对于保证盈余质量的两种重要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更加充实。
【关键词】:内部控制 独立审计 盈余质量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F239.4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2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2-13
  • 1.4.1 本文的创新12-13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13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13-15
  • 第2章 文献综述15-21
  • 2.1 国外文献综述15-18
  • 2.1.1 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15-17
  • 2.1.2 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17-18
  • 2.2. 国内文献综述18-20
  • 2.2.1 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18-19
  • 2.2.2 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19
  • 2.2.3 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的关系19-20
  • 2.3 文献述评20-21
  • 第3章 制度与理论分析21-26
  • 3.1 制度背景21-22
  • 3.1.1 内部控制制度的演变21
  • 3.1.2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21-22
  • 3.2 理论分析22-26
  • 3.2.1 基础理论22-24
  • 3.2.2 内部控制、独立审计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分析24-26
  • 第4章 实证分析26-41
  • 4.1 研究假设26-27
  • 4.2 研究设计27-41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7
  • 4.2.2 内部控制质量、独立审计质量和盈余质量的衡量27-30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定义30-32
  • 4.2.4 变量列表32
  • 4.2.5 模型构建32-33
  • 4.2.6 实证检验与分析33-41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1-47
  • 5.1 研究结论41-42
  • 5.2 政策建议42-44
  • 5.3 研究建议44-47
  • 5.3.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44-45
  • 5.3.2 研究建议45-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亭立;李勇;;盈余质量:国外观点分析与评价[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4期

2 李敬;廖洪;;盈余质量研究:综述和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3 侯晓红;;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六维分析[J];财会月刊;2006年25期

4 邹永生;黄晓芬;;浅析经济增加值的盈余质量[J];商业会计;2007年02期

5 胡先春;;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6 孙建华;;基于币值变动条件下的盈余质量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12期

7 孙建华;;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1期

8 王妍;;股权结构、代理冲突与盈余质量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9 余怒涛;沈中华;黄登仕;;审计意见和年报披露会影响盈余质量吗?[J];审计研究;2008年03期

10 郭磊;刘苏雨;;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劲博;;在职消费会影响盈余质量吗?[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凯瑟琳·雪珀;琳达·文森特;杨钰;曹玲;;盈余质量[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4 谢获宝;刘波罗;;政治联系、掏空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贞洁;沈维涛;;盈余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对盈余质量影响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新夫;陈冬华;;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8 潘阳;王德武;;基于医药、生物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能力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王永杰;;金融生态环境、盈余质量对企业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四海;如何全面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N];财会信报;2008年

2 李四海;全面评价企业盈余质量[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春梅;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王永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董文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质量及其价值相关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余怒涛;公司治理和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MUHAMMAD KASHIF;宏观与微观:影响巴基斯坦银行盈余和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D];重庆大学;2015年

6 季泽;企业盈余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沈玉清;审计任期、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琦;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苏菲;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志园;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尹云;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3 曲经纬;哈投股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盈余质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4 车维琴;政治关联、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西南大学;2015年

5 高盼盼;我国绩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6 张君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李想;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8 秦婧华;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来自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10 刘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93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