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流程错弊敏感性对内部控制评估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流程错弊敏感性对内部控制评估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错弊敏感性 内部控制评估 控制设计强度 控制测试强度
【摘要】:在中国现阶段,由于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能引发审计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难以控制。作为审计风险的抽象表达方式,审计风险模型表达了审计风险的构成,反映了审计风险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审计风险模型在使用过程中生成了一系列假说,大意是关于内部控制评估在审计规划决策中发挥的作用。特别地,关于对内部控制流程弊敏感性的不确定影响的方向性预测,内部控制的设计强度,以及相关的测试强度都得到了发展。本文引进了修正后的准则来作为标准参照,这一准则为我们使用复杂且符合实际的案例来研究问题提供了制度环境,,而且这些材料在内部的实验设计上是非常有效的,它们可以减少实验中的错误。与此同时,它还为审计师们对符合性测试效果的理解提供了可信度证明以及当这些审计师在更加合理的审计环境下能够对实验内容达成共识的进一步的证据。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评估缺乏标准,这将导致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评估的困扰进而影响内部控制评估的合理性。本文利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近距离模拟审计了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从企业交易层面容易出现的错弊敏感性为着手点,通过与控制风险,控制设计强度,控制测试强度相结合来判断在审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依赖程度的影响,进而得到对内部控制评估的影响。不难看出,我们的实验研究得出的内控流程错弊敏感性对内控评估的影响与由审计风险模型形成的预测情况是一致的。
【关键词】:错弊敏感性 内部控制评估 控制设计强度 控制测试强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前言6-9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6-7
- 1.2 研究方法7-8
- 1.3 研究框架8-9
- 第2章 文献综述9-13
- 2.1 文献综述9-13
- 第3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13-16
- 3.1 理论分析13-15
- 3.2 研究假设15-16
- 第4章 研究设计16-21
- 4.1 实验方法16-17
- 4.2 实验设计17-21
- 第5章 实证分析21-26
- 5.1 错弊敏感性和控制风险21-24
- 5.2 错弊敏感性和控制设计强度24
- 5.3 错弊敏感性和控制测试强度24-25
- 5.4 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5-26
- 第6章 结论26-30
- 6.1 研究结论26
- 6.2 政策建议26-27
- 6.3 创新及不足27-30
- 参考文献30-34
- 附表34-37
- 致谢37-38
- 摘要38-41
- Abstract4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运钗,朱卫东;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4年18期
2 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年12期
3 田志刚,刘秋生;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04期
4 朱荣恩 ,应唯 ,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年08期
5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年02期
6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7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年07期
8 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A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1期
9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10 顾晓安;;基于业务循环的审计风险评估专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周谦;风险导向下审计项目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西媛;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现代审计模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4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56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