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22:06
本文关键词: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研究
【摘要】: 非现场审计于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兴起,我国90年代中期率先在金融系统应用。它既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审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其具有实时、全面、预防、节省等特点,非现场审计在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寿险公司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我国寿险公司审计监管目前主要依靠现场审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监管资源,而且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和分支机构的增多,现场审计监管方式已难以提高审计监管效率。伴随寿险公司竞争的加剧,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到实时监控公司运营过程、及时发现经营风险,并快速提出审计建议,而传统的现场审计监控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这些要求。非现场审计所具备的实时监控、灵活高效等特点恰好可以满足上述需求,具有我国寿险公司行业特点的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已迫在眉睫。 本文将寿险公司行业实践经验与国内外非现场审计理论相融合,采用了实践与理论归纳后再演绎的综合分析法。首先,文章介绍非现场审计的概念及其国内外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对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其次,文章结合我国寿险公司内外部环境特点,以现阶段我国寿险公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风险为切入点,详细阐明了寿险公司开展非现场审计及构建非现场审计体系的必要性和目的。并进一步阐述我国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特点、构建要求、构建原则和步骤。在此基础上,从非现场审计网络构架及审计软件体系、非现场审计指标分析体系、非现场审计人员配置和培训体系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构建思路。文章最后对我国现阶段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研究所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说明,并结合我国寿险业实际状况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第一,明确提出了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需建立三个体系的观点;第二,全面、系统性的论述了非现场审计三类体系的建设和运用思路;第三,阐述了具有实用意义的非现场审计网络构架和非现场审计软件的建立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人寿保险 内部审计 非现场审计 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的研究现状13-14
- 1.2.1 国外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现状13-14
- 1.2.2 我国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现状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1.4 文献综述15-17
- 1.5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17-18
- 1.6 本文创新之处18-20
- 第2章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概述20-34
- 2.1 我国寿险公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风险20-22
- 2.1.1 寿险公司发展现状20
- 2.1.2 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20-22
- 2.2 寿险公司开展非现场审计的必要性和目标22-26
- 2.2.1 非现场审计的含义及作用22-24
- 2.2.2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必要性24-25
- 2.2.3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建设目标25-26
- 2.3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特点和建设要求26-29
- 2.3.1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特点26
- 2.3.2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建设条件和要求26-29
- 2.4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步骤29-34
- 2.4.1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构成29-30
- 2.4.2 寿险业非现场审计体系建设原则30-32
- 2.4.3 构建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步骤32-34
- 第3章 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构建34-70
- 3.1 非现场审计网络构架及审计软件体系34-40
- 3.1.1 非现场审计网络构架34-36
- 3.1.2 我国寿险公司网络构架现状36-37
- 3.1.3 我国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采集数据模式37-38
- 3.1.4 非现场审计软件开发38-40
- 3.2 非现场审计指标分析体系40-65
- 3.2.1 非现场审计指标分析体系分类41-43
- 3.2.2 非现场审计宏观指标分析体系43-60
- 3.2.3 非现场审计微观指标分析体系60-65
- 3.3 非现场审计人员配置及培训体系65-70
- 3.3.1 非现场审计人员配置66-68
- 3.3.2 非现场审计人员培训68-70
- 第4章 我国寿险公司非现场审计体系的差距及完善对策70-74
- 4.1 非现场审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0-71
- 4.2 非现场审计体系的完善对策71-74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74-76
- 5.1 结论74-75
- 5.2 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7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守奎;;企业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636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63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