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8:49

  本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信用社 内部审计 完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现状 内部审计国际比较


【摘要】: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随着各大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领域,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是信用社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农村信用社本身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确保农村信用社经营稳健发展,自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重点探索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这一中国特有的金融审计领域,并且结合河南省信用合作社的具体现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章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和案例剖析的方法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内部审计基本特点,然后总结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发展演变历程,接着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现状,并且评析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相似金融机构中内部审计制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选题依据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农村信用社或相似机构内部审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第二章: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一般概述。介绍农村信用社的概念,内部审计的概念及意义,重点介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概念、意义、特点、目标、性质、机构和人员等。为以后各部分的逻辑展开,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本部分共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来考察不同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体系。第四章: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现状与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和评价和对农村信用社日常业务的审计等存在的风险及问题,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五章: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国际上重要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比较和借鉴。为了解决问题,美国、英国、德国、亚洲部分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内部审计和风险监管制度,所有这些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第六章: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审计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内部审计 完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现状 内部审计国际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2;F239.4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21
  • 1.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相关研究11-15
  • 1.2.1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研究11-13
  • 1.2.2 关于农信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13-14
  • 1.2.3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问题的研究14-15
  • 1.3 国际上的相关研究15-18
  • 1.3.1 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15-17
  • 1.3.2 关于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7
  • 1.3.3 关于金融合作组织的研究17-18
  • 1.4 本文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18-19
  • 1.5 本文创新点19-21
  • 2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一般概述21-31
  • 2.1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定义21-23
  •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21-22
  • 2.1.2 农村信用社的界定22-23
  • 2.1.3 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界定23
  • 2.2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必要性23-26
  • 2.2.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征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至关重要23-24
  • 2.2.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风险结构需要内部审计24-26
  • 2.2.3 农村信用社加强自律监管参与市场竞争 需要加强内部审计26
  • 2.3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要素26-28
  • 2.3.1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准则的依据26-27
  • 2.3.2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目标27-28
  • 2.3.3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机构28
  • 2.4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内容28-31
  • 2.4.1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28-29
  • 2.4.2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财务审计29
  • 2.4.3 经济责任审计与人事审计29-31
  • 3 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31-39
  • 3.1 内部审计历史演进31-33
  • 3.1.1 西方内部审计的形成与发展31-32
  • 3.1.2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32-33
  • 3.2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33-39
  • 3.2.1 内部审计散漫乱无序阶段(1951年至1996年)33-35
  • 3.2.2 加强内部控制阶段(1996-2003)35-36
  • 3.2.3 重视内部审计阶段(2003年至今)36-39
  • 4 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现状39-53
  • 4.1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39-43
  • 4.1.1 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区别40-41
  • 4.1.2 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41-43
  • 4.2 农村信用社内部组织治理结构43
  • 4.3 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情况43-46
  • 4.3.1 隶属于理事会的审计委员会43-44
  • 4.3.2 隶属于监事会44-45
  • 4.3.3 隶属于纪委书记45
  • 4.3.4 隶属于管理层45-46
  • 4.3.5 隶属于财会部门46
  • 4.4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46-53
  • 4.4.1 宏观层面的问题47-48
  • 4.4.2 微观层面的问题48-53
  • 5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审计的国际比较53-63
  • 5.1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内部审计模式53-57
  • 5.1.1 德国模式53-54
  • 5.1.2 美国模式54-56
  • 5.1.3 法国模式56-57
  • 5.2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审计的特征57-60
  • 5.2.1 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57
  • 5.2.2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57-58
  • 5.2.3 注重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58
  • 5.2.4 运用专业人士保持内审部门的整体素质58
  • 5.2.5 计算机技的使用,提高审计效率58-59
  • 5.2.6 内部审计成果利用59-60
  • 5.2.7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日益受到重视60
  • 5.3 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启示60-63
  • 6 政策建议63-77
  • 6.1 基本原则63-66
  • 6.1.1 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63-64
  • 6.1.2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64-65
  • 6.1.3 规范审计程序65-66
  • 6.2 内部审计框架的构架66-70
  • 6.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66-67
  • 6.2.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67-68
  • 6.2.3 加强内部审计体系建设68-69
  • 6.2.4 加强内审部门自身建设69-70
  • 6.3 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0-75
  • 6.3.1 进行有效的审计合作70-71
  • 6.3.2 注重实行非现场审计71-72
  • 6.3.3 内部审计制度创新的博弈分析72-73
  • 6.3.4 检查和处分权的分离73
  • 6.3.5 重视内部审计成果运用73-74
  • 6.3.6 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74-75
  • 6.4 典型案例分析75-77
  • 7 结束语77-78
  • 参考文献78-82
  • 后记82-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龙海明;林胜;;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2 胡愈;许红莲;王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评级探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3 韩志丽;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应用——基于价值链视角[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4 黄s,

本文编号:652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652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