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直接利益主体 间接利益主体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其社会责任的承担,但是大多数企业所公布的社会责任审计报告内容空泛,流于形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提出由外部独立审计机构与政府审计机构进行分项审计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直接利益主体 间接利益主体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现状我国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进行研究的学者陆建桥(1993)认为,可以先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当生产力和社会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企业对社会责任审计有内在要求时,再大力推进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溶冰;王跃堂;;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2 付俊文;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曦东;朱琪;郑文玲;;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农村征地补偿机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2 王文婷;;内部控制下的会计行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3 谭红杨;朱永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肖拥军;李必强;;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回顾[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5 蔡炯;田翠香;冯文红;;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应用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12期
6 陈永丽;陈欢;万丽梅;;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与I-R-S三维价值初探[J];财会通讯;2010年23期
7 胡元木;刘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8 李静;黄秀华;;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均衡[J];财会通讯;2011年11期
9 刘贞;刘宁;鲜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电网建设冲突协调机制设计——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及互适应机制研究之六[J];电力学报;2011年01期
10 贺延伟;渠俊峰;李科心;;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中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开瑞;;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佳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党政工作部门考核评价主体选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志勤;基于科层视角的集体林权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德强;藏区产业成长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高凤勤;企业税收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艳青;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林钢;“新型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赛;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毕荣;政府主导下的旧村改造合作治理模式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晓荣;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罗思;深圳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方忱;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关炜;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陈英杰;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1期
2 沈艺峰;林志扬;;相关利益者理论评析[J];经济管理;2001年08期
3 李正;;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6年06期
4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5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6 刘长翠;陈增雷;;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初探[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
7 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沈洪涛;金婷婷;;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9 韩晓梅;;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关于审计目标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6年02期
10 蔡春;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的概念框架[J];审计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年24期
2 叶陈刚;罗水伟;;试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形式与报告[J];财政监督;2009年18期
3 赵建辉;;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邓恩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J];价值工程;2010年1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榕;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7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66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