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制度安排缺陷、声誉机制缺失与审计合谋

发布时间:2017-08-24 05:35

  本文关键词:制度安排缺陷、声誉机制缺失与审计合谋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合谋 经济人 制度缺陷 声誉机制


【摘要】:审计师的合谋行为是其权衡收益与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在于,维持证券市场有序运行的法律和声誉这两个互补的机制均处于失效状态。由于相关审计制度存在漏洞,使得法律制度的威慑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审计声誉机制几乎失效",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反复循环。经验证据已证明,因合谋行为而遭受处罚的事务所无论是在客户数目还是在审计收费方面,其市场份额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处罚机制、声誉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关键词】审计合谋 经济人 制度缺陷 声誉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独立审计管制及制度改进问题研究”(7037204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利益均衡导向的产权保护审计研究”(NCET-06-0703) 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项目“审计师行为异化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10BS79002)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互补的基本机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不仅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而且法律制度的运行也离不开信誉基础(张维迎,2002)[1]。“深口袋理论”(the deep pocket theory)从法律责任方面解释了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的内在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2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3 吴联生,顾智勇;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5期

4 刘峰,郭永祥,任承彝;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经济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3期

5 刘燕;;“机会主义行为”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论解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5期

6 李爽;吴溪;;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J];会计研究;2005年06期

7 王善平;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J];会计研究;2002年07期

8 查道林,费娟英;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玲;破产机制的完善与失业保障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姜利军,胡新文;民营企业范畴的界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孙邦国;我国企业信用的缺失与重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梁志文;经济安全与知识产权法[J];中华商标;2004年03期

6 郭洪涛;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连接点[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孙秋柏;资产经营的内涵、功能和运作[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曹凤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十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冬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6期

10 于唤洲,徐余庆;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对中小企业理论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国有企业的产权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亮;;环境保护制度中的两点“常识性”谬误——中国二氧化硫收费政策的案例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柯丽敏;;关于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肖慧霞;;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教育[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研究报告[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6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秩序监管研究[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7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马广林;徐国君;;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永臣;;注册会计师——你的独立性谁来证明[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白静;股份制企业审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邱国平;论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王宏毅;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实务与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李雪艳;新疆区属专业外贸公司亏损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8 刘小乐;企业负债经营的状态辨识与转移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9 明庆;中国松香树脂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10 王惠敏;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宏;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对策[J];财经论丛;2000年05期

2 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3 王善平,赵国宇;奖励审计师与防范审计合谋[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4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5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6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7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8 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9 吴联生,顾智勇;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5期

10 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J];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晶莹;;法律的不完备性、经济公正与审计合谋——以德勤审计科龙失败案为例[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2 曹军;王芳;;治理合谋的政府双重审计模式及相关博弈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17期

3 喻凯;胡小英;;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J];新会计;2011年07期

4 郭巧玲;;浅析组织行为学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7期

5 刘桂良;谢t,

本文编号:729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729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