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9:35

  本文关键词: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任期 审计独立性 非标准审计意见


【摘要】:不管什么时候,一些或大或小的财务丑闻相继出现,包括闻名世界的安然和世通事件,安然这个丑闻中,对安然公司执行审计业务的安达信事务所随之破产。也由此审计行业的职能开始越来越受到质疑,审计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审计最应该坚持的信条又是什么等等一些尖锐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进入人们的视线。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横空出世,这个法案是又美国国会出台发布,并引来了后期很多国家改革中竞相模仿的对象,之所以对其进行效仿,是因为这个法案中后来出现了“审计任期的强制轮换制”这个新概念,中国的财政部等也学习了这个法案中强制轮换新概念,同时也出台了了一个关于审计师强制轮换制度的规定,内容是这样说的:某一个审计师对同一个客户进行连续审计的年份要是达到5年的上限时就要鼻血更换掉这个审计师或者这个事务所。虽然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接受和执行了审计师强制轮换制度,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不考虑的,那就是:审计师被更换掉后真的就能提高了审计独立性?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人能给予准确肯定的回答。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各个研究文献,对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因此考虑到这个问题之后,就不能对审计任期强制轮换制度的实施保佑必须支持的心态了。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员不容易搞清楚相对较长期的审计任期有没有事实上的确是给审计独立性带来了或好或坏的影响,由此说明强制轮换这个制度实行的必须性也是很难确定的。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经过各种研究后,本文决定把最重要的独立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审计任期这个变量,审计任期作为自变量,由于审计任期包括了两层含义:审计师的任期和事务所的任期,,所以将自变量分为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问题时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之所以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能帮助我国找到适合我国国庆的审计任期制度,本文的研究意义也在于此。本文的实证结果是我国的审计任期的增大会造成审计独立性的减弱,但这种减弱是微小的。而且本文还又将审计任期中大于5年的数据单独删选出来以后作为另一个子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是当审计事务所连续的为某一个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超过5年时,审计任期对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已经没有明显影响。本文的意义在于启发我国学术界共同发现出我们国家与和发达国家的审计行业状况的差别,从而为我国的审计行业的发展有政策性建议的提出有利。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使用的是锐思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在2002和2003年的深沪市A作为研究样本,最终确定使用的共有331条数据,研究模型中使用的自变量是审计师连续审计长任期、短任期、事务所任期、是否属于ST财务困境、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是否盈余管理这七个自变量。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确定审计任期和审计独立性的关系为目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文献综述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审计独立性的理论概述。从理论上去分析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的关系,是后面的实证分析的基石;第三部分: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将审计任期细分为了三个方面去检验其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因变量是审计意见类型O I名义变量。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论证了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审计任期的增大会造成审计独立性的减弱,但这种减弱是微小的。当审计事务所连续的为某一个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超过5年时,审计任期对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已经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审计任期 审计独立性 非标准审计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20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1-13
  • 0.1.1 研究背景11-12
  • 0.1.2 选题意义12-13
  • 0.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3-15
  • 0.2.1 研究方法13
  • 0.2.2 主要内容13-15
  • 0.3 文献综述15-19
  • 0.3.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0.3.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0.4 主要创新点19-20
  • 1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研究的理论概述20-31
  • 1.1 审计任期和独立性的相关概念界定20-23
  • 1.1.1 审计任期的定义20
  • 1.1.2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20-23
  • 1.2 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23-26
  • 1.2.1 审计独立性的消极影响因素23-25
  • 1.2.2 审计独立性的积极影响因素25-26
  • 1.3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论述26-31
  • 1.3.1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本质26-28
  • 1.3.2 审计师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研究的理论依据28-31
  • 2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实证分析31-46
  • 2.1 研究设计31-38
  • 2.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1
  • 2.1.2 研究假设31-34
  • 2.1.3 变量的选取34-38
  • 2.2 实证检验38-44
  • 2.2.1 描述性统计38-41
  • 2.2.2 相关性分析41-43
  • 2.2.3 二元回归分析43-44
  • 2.3 审计任期大于五年的实证分析44-45
  • 2.4 实证结论45-46
  • 3 结论与政策建议46-48
  • 3.1 本文结论46
  • 3.2 政策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琨;审计师变更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任迎伟,缪丹;审计师自愿变更对其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3 萨利·珀西;;变更审计师以后突然面临的未知境况[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1期

4 胡本源;;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06期

5 陈丽蓉;周曙光;;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选择辨析[J];商业会计;2010年22期

6 刘伟;刘星;;审计师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7 朱芮影;;我国自愿性与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研究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7期

8 吴锡皓;;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独立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10期

9 李爽,吴溪;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1997~2003年间的趋势描述及其含义[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10 韩洪灵;陈汉文;;中国上市公司初始审计的定价折扣考察——来自审计师变更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启辉;;资源控制权与审计师轮换[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锡皓;;审计委员会能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么?——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任明川;;关于审计独立性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潘克勤;;客户潜在法律风险、审计师规模层级与审计应对策略差异—基于年报披露后监管处罚视角的审计风险与事前审计定价及审计披露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石晓乐;王玉涛;;审计独立性、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价值[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陈丽蓉;周曙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曙光;;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内部控制效率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付磊;顾奋玲;;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的对策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瞿旭;瞿彦卿;戚傲楠;李明;;债务市场存在声誉替代机制吗?——来自审计师选择的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王金圣;王霞;沈振宇;;审计意见收买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溪;审计师变更的特例与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李爽 吴溪;审计师变更及其监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古格;审计独立性的最终准则[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李爽;独立审计研究的一项尝试[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苏凤华;如何规避审计独立性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张晓静 顾英东;审计委员会:审计独立性的保证[N];财会信报;2005年

7 李欢;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N];中国审计报;2004年

8 张婷;胁迫与自利威胁下的审计独立性保护[N];经理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巧宁;提高审计独立性和质量[N];证券时报;2003年

10 记者 王刘芳;审计署新出“八不准”保证审计独立性[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文铎;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王扬;我国审计师运营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苏菲;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斌;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桦;应计质量、审计师聘任与审计师决策[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骏;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孙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晴晴;基于委托模式的审计独立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晋超;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赵迎春;“携手门”现象—一个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邓蕾;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国外文献研究及政策建议[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5 洪皓;民间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魏爱翔;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并存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江;注册会计师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浦红芳;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4年

9 王昕;民间审计独立性背离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张晴;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之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6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786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