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中无影灯效应治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中无影灯效应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审计合谋案件仍然屡禁不止。基于此,笔者提出建立无影灯效应治理机制来治理审计合谋问题。无影灯效应原理的核心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问题,既要客观,又要全面,以期得到更加完整的结论。利用无影灯效应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四维空间治理机制,更加有效地治理审计合谋。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合谋 无影灯效应 治理机制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行为审计基础的审计合谋演化分析及治理机制研究”(09YJC790141) 2008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国有企业考核审计体系研究”(08EYB020) 2011年度江苏省高教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审计合谋与审计服务市场失灵阻断机制构建”(2011SJB790009) 2010年度南京财经大学研究课题基金“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A2010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审计合谋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之间的串谋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因此,审计合谋的治理往往屡禁不止。审计合谋的后果影响巨大,不仅使广大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使股市功能严重异化、审计行业遭受信任危机。基于此,审计合谋的治理就显得极其紧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芳;立足供需角度的审计合谋分析及治理[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0期
2 王善平,赵国宇;奖励审计师与防范审计合谋[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3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4 刘峰,郭永祥,任承彝;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经济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3期
5 刘国常,韩春生;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和治理策略[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6 林钟高,徐正刚;审计合谋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预测;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芳;立足供需角度的审计合谋分析及治理[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0期
2 赵学彬;程寨华;赵惟;;上市公司股权性质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6期
3 张奇峰;雷光勇;;独立审计质量的经济学透视[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4 李嘉明,孙志华;审计风险的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徐传谌;王国兵;;合谋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J];经济纵横;2005年11期
6 雷光勇;王玮;;分配权能对应与会计行为异化[J];会计研究;2005年04期
7 刘慧凤;盖地;;公司会计治理与公司治理:同构、嵌入还是交叉?[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8 刘国常;赵兴楣;杨小锋;;审计的契约安排与独立性的互动机制[J];会计研究;2007年09期
9 张文斌;不同审计委托模式下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10 雷光勇;王立彦;;投资秩序与利益相关者审计[J];审计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国兵;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D];吉林大学;2005年
2 董志强;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合谋[D];重庆大学;2006年
3 刘启亮;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D];厦门大学;2006年
4 王家辉;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徐延利;面向监督行为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肖艳;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经理合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宇;防范审计合谋与奖惩审计师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刘瑞娜;我国上市公司民间审计委托模式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3 谢芳;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常敏;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莎莎;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孙志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林丽娜;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培育[D];苏州大学;2005年
8 姚晗;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蔡碧红;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互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于成永;管理层舞弊的诱因、互动机制与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宏;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对策[J];财经论丛;2000年05期
2 叶雪芳;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治理对策[J];财经论丛;2001年03期
3 唐任伍,王宏新;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4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5 雷光勇;信息不对称与审计[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6 刘峰,郭永祥,任承彝;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经济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3期
7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年01期
8 林毅夫;蔡f ;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年09期
9 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10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玲;;审计合谋的博弈模型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政报;2005年07期
2 张文斌;;论证券市场审计合谋阻断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年12期
3 李艳辉;上市公司审计合谋造假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叶雪芳;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治理对策[J];财经论丛;2001年03期
5 梁莱歆,田鹏;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象的制度分析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3年03期
6 蔡成喜;高磊;;试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成因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年10期
7 乔安华;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其预防体系构建[J];经济论坛;2005年16期
8 孙喜平;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其治理[J];商业经济;2004年04期
9 贾明强;阻止审计合谋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J];冶金财会;2004年07期
10 谭宏;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对策[J];财经论丛;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2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3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4 唐芳;;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探析[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踩峰;;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制衡[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6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与作用关系的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7 蒋永辉;;浅探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审计重点[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的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成;;序言[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许建明;;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必须诚信和规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洁江 国成;七大高风险领域成上市公司审计重点[N];经理日报;2007年
2 实习生 宗满意;专家点拨厦门上市公司[N];厦门日报;2006年
3 编译 类婧婧;COSO公布小型上市公司内控指南[N];财会信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熊欣;中注协:上市公司06年报审计采用新格式[N];证券日报;2007年
5 ;上市公司核算质量待提高 被调整利润641亿[N];财会信报;2005年
6 ;152家上市公司更换审计机构[N];财会信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贺辉红;年报审计“非标”公司今年以来9成跑赢大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记者 周芬棉;注册会计师审计剑指上市公司[N];法制日报;2006年
9 郑晓波;去年注会挤掉年报业绩泡沫462亿[N];证券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洪其华 方玉书;审计风暴余威:十家造假上市公司曝光[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陈丽蓉;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4 管亚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陈韶君;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邱国峰;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兵;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杜峰;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姜春燕;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坤;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收买的相关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薛美君;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其治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佞;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迪;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8 蔡丽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胡雅兰;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定价及变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8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93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