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管理的构思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1:16

  本文关键词: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管理的构思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 社区管理 和谐社会


【摘要】: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密切,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城市社区规划管理。社区规划管理是2l世纪中国城市社区资源整合的主要载体和基础工程。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社区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社区规划管理对促进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对社区进行了历史探源,阐述了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社区规划管理的涵义和相互关系,提出社区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区规划与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比照西方先进的社区规划理论和社区管理模式,透析了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与管理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需要深入研究西方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和社区理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规划模式,以多种的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对应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行政管理模式需要逐渐向北欧等发达国家“自治”、“混合”型模式积极靠近,从而构建成真正关怀人的生活与心灵的社区。 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对社区体系内的人群、住宅、人际关系、日常服务、物业管理和组织管理机制进行了详尽地分析,针对人口老龄化、居住条件不理想、社区环境差、管理不到位、人际关系淡漠化等突出问题,指出只有建立人、环境和社会三者相互和谐发展的社区才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生态、绿色、文明、和谐”为主导思想,理论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城市综合居住社区理念和“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为实现城市社区建设、生态、经济、人文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文章最后对未来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努力方向,以期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和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 社区管理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12.8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16
  • 第2章 社区发展建设与社区规划管理16-38
  • 2.1 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16-20
  • 2.1.1 社区的涵义与组成要素16-17
  • 2.1.2 社区发展的定义与构成体系17-19
  • 2.1.3 社区建设的作用与构成体系19-20
  • 2.2 社区规划管理在社区发展建设中的作用20-21
  • 2.3 中西方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的比较研究21-33
  • 2.3.1 西方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的发展概况21-29
  • 2.3.2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的发展概况29-31
  • 2.3.3 中西方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的比较分析31-33
  • 2.4 中西方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33-38
  • 2.4.1 西方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33-35
  • 2.4.2 中国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35-36
  • 2.4.3 中西方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36-38
  • 第3章 城市社区规划管理的调查研究38-53
  • 3.1 典型城市社区案例研析38-49
  • 3.1.1 对城市社区的人群结构的分析38-42
  • 3.1.2 对城市社区的住宅条件的分析42-43
  • 3.1.3 对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分析43-44
  • 3.1.4 对城市社区的日常服务管理的分析44-46
  • 3.1.5 对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机制的分析46-48
  • 3.1.6 对城市社区的总体评价48-49
  • 3.2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机遇49-53
  • 第4章 城市和谐社区规划与管理53-67
  • 4.1 城市和谐社区的定义和构成因素53-54
  • 4.2 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54-57
  • 4.3 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管理的实例研析57-67
  • 4.3.1 新长风社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57-59
  • 4.3.2 新长风社区的规划布局59-64
  • 4.3.3 新长风社区的管理模式64-65
  • 4.3.4 新长风社区规划管理的成功经验65-67
  • 第5章 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管理的对策和建议67-78
  • 5.1 建立并完整民众参与体系67-69
  • 5.2 倡导社区规划(建筑)师制度69-70
  • 5.3 区分旧区改建与城市更新70-71
  • 5.4 建构绿色生态社区71-74
  • 5.5 探索城市社区养老新模式74-76
  • 5.6 建立良好的社区文化76-78
  • 第6章 结语与愿望78-82
  • 6.1 结束语78-79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79-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义平;;社区治理多元参与 居委会优势何在[J];社区;2011年13期

2 孟谦;;创新应满足谁的需求[J];社区;2011年11期

3 郭红杰;李艳玲;;农村社区的整合与分化[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1期

4 张大维;;从社会服务看香港社区发展理念(五) 民间力量推进香港社区发展[J];社区;2011年15期

5 ;跟踪国企改革发展社区服务[J];中国就业;2000年08期

6 ;社区的烦恼⑴ 楼门长的“接班人”越来越难找了[J];社区;2011年15期

7 刘晖;;武汉市社区发展的足迹——有感《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2期

8 林峻;;透视美国高职教育:以杜勒姆社区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1期

9 林洁;;社区社会工作的海曙实践[J];社区;2011年13期

10 王文棣;徐黎丽;;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状况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京兰;;我国规划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军;潘芳;王伊倜;;特大城市地区规划管理的垂直与分级特征解析——国外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及启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邹时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学术文集[C];2000年

4 李宗华;;城市规划管理电子报批及应用[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孙录宝;;改革开放以来的社区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钟小浜;;西安高新区社区发展取向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刘欣葵;白晨曦;郑博;;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直面公众问题初探[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8 申海平;;论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制建设[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9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平;;问题与思路:从社区建设到社区发展[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姚昆仑;红春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惠民生[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科;我省15名中高级领导赴新加坡学习城市规划管理[N];四川日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王振军 李庆伟 罗喜林;神木县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宣传覆盖面达90%[N];榆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兆汝;历史街区保护与社区发展可以双赢[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记者 卢琼来;“五年规划”勾画小溪桥社区发展美景[N];团结报;2010年

6 陈秀根 徐从鹏 潘胜利;社区发展的领头雁[N];安庆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谈燕;“90后”思考“后世博”社区发展[N];解放日报;2010年

8 团结 钟山;奉新多措并举引领社区发展[N];宜春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岱娜;“两项制度”为社区发展开出“对症处方”[N];汕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李莎莎;我市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水平日益提高[N];格尔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卓;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增长中的量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5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6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肖铭;基于权力视野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玲慧;论上海边缘社区的和合发展[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彬彬;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高辉;乌鲁木齐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宁卓;论主要林业生态工程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李涵;中国社区及社区情感的历史追溯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胡_";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金霞;集镇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丽萍;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李明军;喀斯特农村参与式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琰;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4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1044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