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方法·实践:“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核心要义辨析学术笔谈
发布时间:2021-07-23 03:38
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向以人为本、重视生活品质的方向转型。社区是城乡空间最基本的单元,"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因其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出发,作为一种规划创新理念,受到学术界和规划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自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内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概念,近年来很多大中城市都在积极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实践。事实上,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概念内涵尚未形成清晰的统一认识,在规划实践的理论方法、操作机制、实施手段等方面也未有成熟的体系,甚至出现对这一理念的误读或偏差。为此,本刊编辑部拟以"概念·方法·实践: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核心要义辨析"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专家学者从概念内涵、规划方法、实施手段、管理办法等多方面探讨,以期共同厘清对这一重要规划创新理念的认识。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张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从理念的高度,做好社区生活圈规划
一、问本溯源
二、近期上海的一些实践
三、展望未来的几点思考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核心要义辨析
一、重要意义
二、核心要义辨析
司马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着力民生、优化空间、创新技策,走向社区认同与善治
一、“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对理想城市模型的一次新探索
二、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社区营造与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托
四、“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需要与新技术及“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结合
石晓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七有、五性、四个治理
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导)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方法、成果和难点
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社区生活圈要差异化规划,多主体联动实施
一、社区生活圈规划应注重“三性”
二、社区生活圈要分类型采用差异化规划方法
三、社区生活圈规划需多主体联动、分阶段实施
于一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导)
从认识的转变到方法的转变
袁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俊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享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黄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小议空间治理视角下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时间、空间、人间共享共融的社区生活圈规划
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导)
回归并丰富生活中心体系规划
本文编号:3298517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张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从理念的高度,做好社区生活圈规划
一、问本溯源
二、近期上海的一些实践
三、展望未来的几点思考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核心要义辨析
一、重要意义
二、核心要义辨析
司马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着力民生、优化空间、创新技策,走向社区认同与善治
一、“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对理想城市模型的一次新探索
二、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社区营造与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托
四、“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需要与新技术及“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结合
石晓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七有、五性、四个治理
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导)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方法、成果和难点
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社区生活圈要差异化规划,多主体联动实施
一、社区生活圈规划应注重“三性”
二、社区生活圈要分类型采用差异化规划方法
三、社区生活圈规划需多主体联动、分阶段实施
于一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导)
从认识的转变到方法的转变
袁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俊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享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黄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小议空间治理视角下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时间、空间、人间共享共融的社区生活圈规划
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导)
回归并丰富生活中心体系规划
本文编号:3298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29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