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基于事件的监测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07 02:55
2005年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调要加强基于指标监测以及基于事件监测,WHO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针对基于事件监测体系出台了技术指南。为了实现早期预警的目的,全文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的理论及发展情况,评估了上海市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适应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目标架构,即整合舆情监测、医疗卫生及相关机构监测和社区监测信息来源,通过信号侦测、核实、分析评估工作以满足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需要。下一步要加强信息整合,推动"互联网+事件监测",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子监测,全面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文章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2019,31(1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报告来源的敏感度和维持基于 事件监测系统所需资源的程度
基于事件监测与基于指标监测系统共同为风险评估提供前端信息,两套监测系统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事件早期预警(图2)。基于事件监测体系与基于指标监测体系在定义、及时性、数据信息等方面有所差异,WHO将关键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如下比较(表1)[3]。
首先通过舆情监测、医疗卫生及相关机构监测和社区监测的信息汇总到基于事件监测系统,一旦达到阈值,将成为事件初始信号。该信号信息需要经过进一步数据清洗及情况核实,一旦经过核实属实将成为事件预警信号,提交给基于事件监测体系评估工作组或者专家组进行数据进一步分析和风险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和相应的工作建议,一类是无需做出响应,则事件预警信号终止;另一类则是需要进一步密切监测、调查和做出响应,要后续跟进应急响应和控制措施。5 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公共卫生30年的实践与启示[J]. 吴凡. 上海预防医学. 2019(01)
[2]舆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 霍飞,高浩宇,刘长娜,董校,王凤山. 职业与健康. 2013(23)
[3]学校缺勤缺课监测对于水痘监测的作用[J]. 何懿,冯玮,陈涛,王鹏飞,罗春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11)
[4]全球公共卫生情报网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强,郭岩,万明,苏雪梅.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1(08)
本文编号:3326939
【文章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2019,31(1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报告来源的敏感度和维持基于 事件监测系统所需资源的程度
基于事件监测与基于指标监测系统共同为风险评估提供前端信息,两套监测系统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事件早期预警(图2)。基于事件监测体系与基于指标监测体系在定义、及时性、数据信息等方面有所差异,WHO将关键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如下比较(表1)[3]。
首先通过舆情监测、医疗卫生及相关机构监测和社区监测的信息汇总到基于事件监测系统,一旦达到阈值,将成为事件初始信号。该信号信息需要经过进一步数据清洗及情况核实,一旦经过核实属实将成为事件预警信号,提交给基于事件监测体系评估工作组或者专家组进行数据进一步分析和风险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和相应的工作建议,一类是无需做出响应,则事件预警信号终止;另一类则是需要进一步密切监测、调查和做出响应,要后续跟进应急响应和控制措施。5 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公共卫生30年的实践与启示[J]. 吴凡. 上海预防医学. 2019(01)
[2]舆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 霍飞,高浩宇,刘长娜,董校,王凤山. 职业与健康. 2013(23)
[3]学校缺勤缺课监测对于水痘监测的作用[J]. 何懿,冯玮,陈涛,王鹏飞,罗春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11)
[4]全球公共卫生情报网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强,郭岩,万明,苏雪梅.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1(08)
本文编号:3326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32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