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地质灾害对我国铁路建设及其正常运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利用GIS技术对铁路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减少灾害损失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中数据的标准化、可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与要求,基于GIS技术构建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了铁路地质灾害多源海量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集铁路灾害信息“数据采集-查询检索-预警预报-Web发布”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力。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特征,并详细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三个关键问题:铁路地质灾害多源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铁路地质灾害分析评价与预警预报模型与GIS技术的耦合;铁路地质灾害信息Web发布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最终实现及运行将对我国铁路部门减灾防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地质灾害 信息系统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基金】: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No.96-B02-03-05)~~
【分类号】:P694;P208
【正文快照】: 铁路地质灾害是一类重要的地质灾害。与其他地质灾害相比,它对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巨大和深远。我国铁路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陇海、宝成、成昆、襄渝、鹰厦、焦柳等铁路的山区路段川,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因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2 朱庆,钟若飞,李德仁;基于Web的海洋遥感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的设计[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S1期
3 廖丽琼;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构建[J];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4 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3期
5 甄春相;枝(城)—柳(州)铁路地质灾害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2期
6 卓宝熙;建立铁路“三S”地质灾害信息立体防治系统及其实用意义[J];铁道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东,刘武成;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黄轶,龚丽芳;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中问题的探讨[J];北京测绘;2003年03期
3 马宁;浅谈港口地理信息系统[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马金锋,吴燕冈,严加永;配电网GIS模板设计与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陈平;丛威青;;GIS支持下的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傅兆敏;胡金宝;;地理信息系统概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周宏伟,余旭;基于GIS的水道演变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测绘工程;2003年02期
8 张继贤;3S支持下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建模[J];测绘工程;2005年02期
9 乔相飞;周宏伟;刘文新;;城市规划中的GIS应用分析[J];测绘工程;2005年04期
10 魏莲;吴信才;刘修国;;基于GIS的石油勘探信息系统[J];测绘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锋;顾欲晓;李堑;齐志高;袁育芬;;浅谈“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及应用[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2 马润赓;刘少峰;;基于网络的战场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内容和关键技术[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曾志明;宋关福;;SuperMap空间数据管理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劳景寮;;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永坚;;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与网络GIS技术探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万邦旭;;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7 石广仁;米石云;王素明;陈立生;程炎;郭秋麟;马进山;;四维数字化盆地的方案研究[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金龙;刘艳芳;;GIS在铁路中的研究与应用[A];2006年铁道勘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何锋;张建;吕智超;张衍涛;冯春建;季文峰;;基于综合信息量-GIS技术耦合的埕岛油田地质灾害风险区划[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陶海冰;丁伯阳;梁师俊;;城市工程设计的一体化管理——设计、勘测、试验、管理资料的一体化实时管理方案[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钢;时空数据模型在城市测绘数据库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李媛;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何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朱大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个旧高松矿田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建平;基于GIS技术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跟踪;基于组件式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永波;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闫菊;胶州湾海域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王凤霞;基于ComGIS的洋山港VR-GIS应用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娜;基于GIS的洪灾风险管理系统[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勇;基于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大学;2004年
2 秦智慧;基于MicroStation的城市管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5年
3 何玲;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芝yN;基于ARCOBJECT的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立民;基于GPS与GIS的车辆导航定位监控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管素清;公交车自动报站和地图匹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杨国洲;基于GIS的航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5年
8 孙照鑫;基于GSM的智能车辆定位仪的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刘华;基于Web GIS的价格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10 张珂;基于GIS的配电网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坤龙,晏同珍;汉江河谷旬阳段区域滑坡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2 晏同珍 ,伍法权 ,殷坤龙;滑坡系统静动态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空时定量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3 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4 卓宝熙;铁路部门 GIS 进展情况及其思考[J];铁道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5 甄春相;铁路病害遥感调查方法与实践[J];铁路航测;1998年03期
6 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军;郝文辉;张显;贡长青;;柳江盆地亮甲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一句话新闻[J];资源导刊;2011年07期
3 张维宏;刘勇帅;袁犁;;GIS结合智能Agent技术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4期
4 唐建智;任应超;杨崇俊;沈磊;谢安涛;范协裕;;基于FastCGI的分布式集群WebGIS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5 兰进京;刘凯;郑逢杰;;基于组件化GIS技术的立体灾害地质图生成软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6 毛峰;刘婷;包卫正;刘仁义;刘南;张丰;;基于面向资源架构的土地资源管理WebGIS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5期
7 于国强;;基于ArcGIS Server的校园WebGIS应用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陈珍;胡敏章;;长距离输气(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9 魏平新;李成钢;徐峰;石晓春;;广东省滑坡灾害监测中CORS系统的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测绘部门快速行动应对灾情[J];中国测绘;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杨华;;WebGIS在三峡库区新城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守林;何厚强;傅水兴;;正地貌遥感影像图在内蒙土—商公路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3 王承安;沈亮;;基于RS与GIS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孟晖;周平根;;大中比例尺环境地质图及地质灾害图的编制原则方法及实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潘新;杨爱明;;重庆宝塔滑坡监测中GPS技术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书余;;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流程研究[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7 杨磊;游丽君;汪友明;谭娟;;遥感技术在汶川地震灾区南江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爱军;孙莹洁;田运涛;;基于GIS平台泾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付建德;徐刚;;GIS在农村住房防灾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加义;张长安;;浅析基于组件式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报系统设计[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阳成邋杨剑霞;河北制图院印制防治地质灾害图件[N];中国测绘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单丽静;凝聚防灾减灾合力[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于德福;中国地调局地调信息网格平台建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范玲;遥感应急解译立大功[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梁树雄 李慧萍;开拓进取 稳步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5年
6 赵广信 刘诗仲;抚顺完成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一期工程[N];中国测绘报;2002年
7 水文;地质灾害监测的新式武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8 靳哲明邋高晓梅;中煤航测遥感局为抗震救灾提供保障[N];中国测绘报;2008年
9 立实;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图集编制完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李守运邋解立业;山东:测绘技术用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N];中国测绘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东剑;RS与GIS在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钱贞国;面向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3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汪宙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宇翔;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6 朱晓华;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维及其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傅明;基于Web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涂齐亮;昆明城市地质数据三维GIS分析与可视化平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理臣;生态网络城市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张长敏;煤矿采空塌陷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勇;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剑锋;基于RS/GIS技术的汶川地震与次生地质灾害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苗雨;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杨明;GIS技术在铁路工务管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李福建;基于GIS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佳;基于C/S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夏临;基于GIS的地质信息管理和地质灾害评价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高建国;旅游空间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聂忠权;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系统——以大连市区为例[D];长安大学;2004年
10 钱建国;基于ArcGIS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9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10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