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信业有效竞争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提升电信业有效竞争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信业 有效竞争 过度竞争 竞争不足 SCP分析
【摘要】:为促进中国电信业效率改进和福利提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电信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改革。通过2008年5月的3G重组,我国目前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足鼎立的初步竞争格局,电信业结构失衡的局面得到一定的缓解,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迄今为止,有效竞争的格局并未完全形成。随着通信竞争的加剧,电信业暴露出过度竞争现象,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造成市场的低效率;另外,电信行业依然存在行政性垄断问题,市场竞争又存在竞争不足的一面。局部市场的竞争过度与竞争不足同时并存,我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鉴于此,文章从上述背景出发,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SCP模式,对我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状况做了全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为提升我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对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结合产业组织理论给出评价有效竞争的标准——SCP模式,然后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电信业建立有效竞争局面有所借鉴。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通过有效竞争的评价标准SCP框架对我国电信业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局面仍未完全建立的结果,文章最后一部分根据上述的分析,阐述了提升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信业 有效竞争 过度竞争 竞争不足 SCP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导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实证分析法12-13
- 1.3.2 比较分析法13
- 1.3.3 文献研究法13
-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13-14
- 1.4.1 本文创新之处13
- 1.4.2 本文不足之处13-14
- 第2章 电信业有效竞争理论及其评价框架14-24
- 2.1 电信业的定义及特点14-15
- 2.1.1 电信业的定义14
- 2.1.2 电信业的特点14-15
- 2.2 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15-16
- 2.2.1 马歇尔困境15
- 2.2.2 有效竞争的概念15-16
- 2.3 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16-24
- 2.3.1 市场结构17-19
- 2.3.2 市场行为19-21
- 2.3.3 市场绩效21-24
- 第3章 国外主要国家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借鉴24-32
- 3.1 美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借鉴24-27
- 3.1.1 “北美式”经营管理模式24-25
- 3.1.2 法律先行25-26
- 3.1.3 通过缩小规模的方式来促进竞争,但却适得其反26
- 3.1.4 放松对电信业的管制,造成了电信市场的混乱26
- 3.1.5 为遏制恶性竞争,,掀起了全球化的兼并浪潮26-27
- 3.2 英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借鉴27-28
- 3.2.1 先立法后改革27
- 3.2.2 实施价格上限机制,规范电信市场运作27-28
- 3.2.3 实施普遍服务管制,解决互联互通问题28
- 3.2.4 遵循“循序渐进”的改革原则28
- 3.3 日本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借鉴28-30
- 3.3.1 实行准入管制29
- 3.3.2 采用公平收益率方式,引入价格上限制度29
- 3.3.3 网间互联管制29-30
- 3.4 国外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0-32
- 第4章 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32-39
- 4.1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必要性32-33
- 4.1.1 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32
- 4.1.2 电信业经营环境的变化32-33
- 4.2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历程33-39
- 4.2.1 放松价格管制时期(1980-1993年)33-35
- 4.2.2 放松进入管制时期(1993-1998年)35-36
- 4.2.3 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阶段(1998-2008年)36-37
- 4.2.4 三足鼎立时期(2008-至今)37-39
- 第5章 我国电信业竞争格局的SCP模式分析39-56
- 5.1 市场结构分析39-44
- 5.1.1 市场集中度略有上升39-43
- 5.1.2 产品差别化短期内有所提高43
- 5.1.3 进入壁垒有所降低43-44
- 5.2 市场行为分析44-47
- 5.2.1 价格行为44-45
- 5.2.2 非价格行为45-46
- 5.2.3 组织调整行为46-47
- 5.3 市场绩效分析47-51
- 5.3.1 经济绩效47-49
- 5.3.2 电信企业绩效49-51
- 5.4 基于SCP模式的电信业竞争格局51-56
- 5.4.1 现有格局下我国电信业的过度竞争52-54
- 5.4.2 现有格局下我国电信业行政性垄断造成的竞争不足54-56
- 第6章 提升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政策建议56-61
- 6.1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电信产业的竞争56-57
- 6.2 深化电信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多元化的产权结构57-58
- 6.3 优化电信市场结构,营造有效竞争的环境58-59
- 6.4 建立SMP监管体系59-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中国电信垄断功与过[J];IT经理人的商业周刊 ;2002年01期
2 李佳路;;观察世纪之交中国电信“大变脸”——写在《站在距离消失的地带》一书出版之后[J];全国新书目;2003年06期
3 张鸿;韩黛娜;;中国电信业管制改革历程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李旭辉;;我国电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6期
5 余晓晖;;电信行业转型[J];数据通信;2008年01期
6 ;电信业投资趋于理性[J];中国电信业;2004年03期
7 乜俊花;;信息化建设与电信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通信;2007年22期
8 郑大永;郑宏剑;;增幅波动难掩平稳态势——2007年全球电信业发展解读[J];中国电信业;2007年06期
9 王继英;移动通信:电信业发展的潮头[J];邮电企业管理;1996年12期
10 戚佳峰;;信息经济时代下的中国电信业[J];江苏商论;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下一个十年,电信业走向何方?[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2 余东华;;制度选择、规制改革与产业绩效——中印电信业的比较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江苏省电信业2011年年度滚动发展计划(节选)[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4 章瑞军;;全球电信业在深入融合开放中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云浩;;推进电信业法制进程,促进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韦乐平;;融合-电信业发展的主旋律[A];网络融合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郝晓辉;;3G前夜有所思——随国民经济发展的步调稳步发展3G[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邓琴甫;;邓琴甫局长访欧致辞[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晓铁;;电信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平义真;蔡滨荣;;构建有利于电信业发展的和谐外部环境[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颖洁;电信业恶性竞争继续 缺少市场规则的重组难现有效竞争[N];通信信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沈加军;电信业重组竞争规则缺失 配套改革亟需跟进[N];通信信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沈加军;企业利益凌驾于社会责任 恶性竞争致公众多半不信任电信业[N];通信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高骥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信业竞争规则不可缺失[N];通信信息报;2010年
5 施文远;共同面对电信业发展关键之年[N];通信产业报;2004年
6 ;1999年电信业发展数据[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澳门电信业发展迅速[N];人民邮电;2000年
8 记者傅继红;电信业发展尚存诸多深层次矛盾[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中国网通互联网业务管理处 邓志成博士;“选美”方式更适合电信业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2009:全球电信业发展进入低潮[N];人民邮电;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力月;从分营到融合:历史视野中的公共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吴菁;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荣华;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李峰;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复旦大学;2005年
5 余化良;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变迁与有效竞争[D];武汉大学;2005年
6 齐美东;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石晓烽;银行业有效竞争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赵昌旭;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楚序平;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葛
本文编号:111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11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