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邮政劳务派遣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照邮政劳务派遣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方案 方案实施保障
【摘要】:在国家对邮电体制改革,实行邮电分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性服务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邮政从业人员,特别是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方式却没有很好的研究,导致邮政企业人员流失率逐年提高,企业内部不和谐因素增多。在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环境下,邮政企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亟须对现有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予以重新审视和完善,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并为方案的实施建立有效的途径和保障措施。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劳务派遣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劳务派遣员工对激励项目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制订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方案及其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可以为我国国有大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派遣制员工激励方案研究。实践意义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本研究可以为日照邮政在加快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调动劳务派遣员工积极性提供启发和帮助;第二,本研究对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尤其是劳务派遣员工在全体从业人员中占较大比例的国有大型企业,可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 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结论:第一,现有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方案不能满足劳务派遣员工的需求;第二,劳务派遣员工群体对激励因素有明确的需求;第三,日照邮政需要从三个方面建立激励方案,从四个方面建立激励方案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本文以具体行业中劳务派遣员工为研究对象,据此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方案、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第二,本文提出劳务派遣员工用工身份的转变,改变传统企业用工方式。第三,通过将劳务派遣员工用工身份的转变设计为激励因素,加强劳务派遣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符合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F6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劳务派遣 拓宽就业渠道[J];中国就业;2001年12期
2 姜鑫;苑立营;;关于深圳特区劳务派遣市场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就业;2003年09期
3 刘进;浅谈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保护[J];山东劳动保障;2004年10期
4 黄一干;;关于国有企业劳务派遣人员管理的思考[J];广西电业;2005年12期
5 张帆;;全总官员再评“劳务派遣”[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3期
6 张碧云;郑媛芳;;劳务派遣 拓宽就业渠道[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02期
7 ;和谐劳资关系 论道劳务派遣——全国首届劳务派遣高峰论坛集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5期
8 ;2009年度劳务派遣诚信单位评选暨第二届全国劳务派遣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11期
9 ;派遣员工的社保缴纳问题[J];人力资源;2010年12期
10 胡挺;;走近劳务派遣[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费信安;;从给予员工激励的方法所引出的思考——浅谈企业对员工的激励[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07年度获奖论文集(经济管理类)[C];2007年
3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仲篪;;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郭烨;;刍议我国民营企业的员工激励[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亟待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记者 吕晟君;今年力争劳务派遣5万人[N];兰州日报;2005年
4 高罗胜 缪友清;“劳务派遣”化解顽症[N];农民日报;2005年
5 孙瑞灼;警惕劳务派遣侵害职工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记者 陶涛;西夏区劳务派遣让七千余人实现就业[N];宁夏日报;2008年
7 伍朝阳;柳工首批优秀劳务工“转正”[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9年
8 邱艳阳 陈荣鑫;完善劳务派遣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 曾志江;日本的劳务派遣业的派遣机构[N];组织人事报;2009年
10 陈琳 李金迪 晓岩;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案开审[N];中国企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陶凤鸣;东道国员工选拔、激励方式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张朝孝;基于博弈论的员工激励与合作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深圳移动公司知识型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8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1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29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