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操控与网络游戏
本文关键词:巫术操控与网络游戏 出处:《西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网络游戏是继计算机出现后的一种新兴的事物,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捕捉了无数受众,甚至使人沉溺其中。本文通过网络游戏与巫术的比对,主要以“操控”为切入点,探讨两者极其相似的生命体验,彰显网络游戏所具有的后现代审美特征,同时反思网络游戏的社会影响及其根源。 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网络游戏的发展及技术背景和文化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并将此称为“第二媒介时代”。个人电脑、互联网以及虚拟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网络游戏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网络游戏所构建的是一个异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正是这种太虚幻境,才能使人从刻板压抑的日常生活中暂时抽离。 第二章主要从体验的角度论述巫术操控与网络游戏两者相似的生命体验。其实网络游戏就是一种跨越千年,带着祖先习惯的巫术操控。本文从操控范围的角度分为身体操控和全局操控两个方面,分别以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与《模拟人生》为例,对比探讨了网络游戏与巫术操控的相似性。 第三章主要论述网络游戏的审美特征——虚拟与真实、自由与狂欢。网络游戏所构建的形似、质似、神似的虚拟环境给主体带来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主体彻底的沉浸其中。在网络游戏中,游戏主体的身份和行为的“虚拟性”,使得真实的自我得到了最大化的显现。当玩家置身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所体验到的正是全新的新鲜感、刺激感。而这些快感源自网络游戏所特有的“真实的虚拟”,逼真的虚拟世界让玩家身心沉浸其中,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压抑与束缚,体验到短暂的自由与狂欢。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S952.81;F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聊斋俚曲詈词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芦柳源;;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哲学思潮对戏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万资姿;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明毫;;“情感真人秀”类型电视栏目的兴起及发展进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贺衡艳;;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调查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贺衡艳;;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调查报告[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李松林;;声音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嬗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9 李真玉;;试析南阳汉画中的巫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真玉;;论汉画中的升仙巫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岚;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鹏飞;火:希腊历史的神话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31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