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当前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及其引导

发布时间:2018-01-12 07:41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及其引导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民主 引导 策略


【摘要】: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快速渗透扩散的今天,网络正在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对政治的渗透和影响,人民大众对信息透明化以及追求程序性民主和正义的呼声日益猛烈。各类网站发展迅猛形成网络文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七大以来,互联网日益成为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各级政府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和专业文化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网络政治空间是如何形成的,网络民主的概念、特征、本质是怎样的,网络民主的参与主体即:官方政府和普通大众,双方在面对网络民主时,如何趋利避害,引导网络民主向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是网络时代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规避风险,引导网络民主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民主的涵义与发展,将网络民主及其相关概念作了详细阐述,并且归纳总结了我国当前网络民主表现的八种形式。其次从互联网,网民,微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态势,并且深度剖析了中国网络民主兴起的现实原因。再者,从网民素质,互联网的监管,,地方行政机关,网络媒体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中的问题与制约。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网络民主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转变执政思维,提高网络时代执政能力建设,保护公民的网络监督权,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网络民主的法制化与有序化,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引导策略。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rapid penetration and diffusion of today, the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network penetration and influence on politics. The public calls for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procedural democracy and justice are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websites has formed a new pattern of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 Since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Interne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propagating party and state line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with key news websites as the backbone, government websites at all levels, well-known commercial websites and professional and cultural websites actively participating. How to form the network political space, the 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ssence of the network democracy. The main body of network democracy is: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hen both sides face the network democracy, how to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guide the network democracy to the direction of order and standardization. How to avoid risk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democracy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network democracy, elaborates the network democracy and its related concepts, and summarizes the eight forms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network democracy. Secondly, from the Internet. Internet users, Weibo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democracy,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ise of China's network democracy practical reasons. Furthermore, from the quality of Internet user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Internet,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The four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twork media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democracy.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from the polit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democracy, change the ruling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ruling capacity of the network era,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of network supervision, to increase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legalization and ordering of network democrac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eth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guiding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democracy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21.5;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发;;网络民主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红旗文稿;2008年23期

2 黄朴;;网络民主是个好东西[J];法治与社会;2009年05期

3 王烨;;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4 姜素兰;;“网络民主”:界限和代价[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13期

5 陆俊;;“网络民主”的10个关键词[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13期

6 ;共建网络民主 共享和谐民生[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7期

7 柴利娜;岳晓;;我国网络民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陈扬富;;网络民主与政协新作为[J];政协天地;2010年08期

9 蔡骐;;当网络暴力步入现实生活之后[J];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11期

10 肖立辉;;网络民主协助提升两会品质[J];理论视野;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洋;;网络寻人是网络民主还是网络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麦佶妍;;技术政治学视野中的网络民主问题研究[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王晓霞;;网民网络人际交往动机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晟;;构建网络政民互动平台 规范虚拟社会管理秩序——从丰城“网络问政”模式得到的启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6 若哲;;如何通过同志网站开展健康教育[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7 刘洪;;从村民到网民——新媒体进入壮乡调查[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8 秦国柱;;试论数字时代的大学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白城市委党校课题组;刘丽娟;;网络问政问题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玉迎;;网民表达自由与网络实名制[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源;网络民主新潮[N];计算机世界;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 摄影记者 杨立航;网友温家宝[N];计算机世界;2010年

3 鲁军;三十万封网信的信任源于“真”情[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4 海颐;涮了8000网民?![N];科技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赵刚;普通网民——我们还能享受免费的午餐吗[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记者 李雪昆;农民网民超3700万 上网娱乐不输城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闵大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网民节”该定哪一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朝君;我国网民人数逾二千万[N];中国邮政报;2001年

9 邬凤英;是谁冷却了“网民评政府”的热情[N];中国商报;2004年

10 常河;妄语和失语都是对民生的漠视[N];江淮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永胜;ICP社会责任与网民消费理智的相关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献忠;虚拟社区秩序的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8 黄刚;整合与互动[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9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余宁;网络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润施;以网民结构为视角的网络民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2 卢志英;中国网络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朱晓彤;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网络民主现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俞佳虹;我国网络民主问题探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郑聪;网络民主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现状与改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柴利娜;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陶顺君;当代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月;我国网络民主建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叶煜;论微博对网络民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振建;网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3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413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