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电信运营企业流量与收入提升研究
本文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络 流量定价 流量需求 流量经营策略 出处:《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业务重点从语音服务转向移动流量服务,业务经营策略重心转向流量经营。4G移动通信技术商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和OTT(Over the top)业务快速发展,传统的“语音、短彩信业务”收入增长空间逐渐萎缩,移动流量已成为电信运营企业收入的重要增长点,电信运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心转向流量经营。然而,激增的移动流量使得电信运营企业逐渐沦为“数据管道”,在给运营企业带来较大收入提升空间的同时,也给运营企业带来了“增量不增收”的问题。目前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所面临的量收非对称增长的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基于流量价值、产业链、用户行为以及博弈论等方面构建的流量经营研究体系,但对于流量定价、流量需求以及流量经营策略等流量与收入提升的直接因素相关研究及定量分析当前仍然较少,对比分析和量化测算不足。因此,本文在对移动通信网定价、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以及双边市场等理论背景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现状、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挑战与问题等现实背景的梳理,以解决电信运营企业“增量不增收”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基于企业、用户和市场三个视角,以流量合理定价、流量规模提升以及流量经营策略比较与选择研究为落脚点,明确在流量经营过程中影响电信运营企业流量与收入提升的关键因素,旨在从流量定价、流量需求以及流量经营策略三个方面理清电信运营企业“增量不增收”问题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提出流量与收入提升策略建议,完善和发展流量经营研究体系,指导电信运营企业在流量经营中实现流量与收入双增长,全面提升电信运营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竞争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依据电信运营企业在流量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梳理导致企业“增量不增收”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电信运营企业流量与收入提升研究的分析框架。(2)基于企业研究视角,通过对电力行业高峰定价理论研究,结合移动流量的实际特点,将“高峰概率”因素引入移动流量定价当中,构建基于移动流量的高峰定价模型,提出并分析得到了实现移动流量与网络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流量定价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并根据电信运营企业实际经营数据,测算出基于高峰定价的单峰和多峰模型的移动流量价格。(3)基于用户研究视角,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用户流量使用行为进行分析,筛选影响流量需求的用户行为要素并进行测度,对移动用户行为偏好与移动流量需求建立关联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用户行为要素对移动流量需求的影响程度。(4)基于市场研究视角,由于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除了考虑流量本身的定价和用户行为对流量需求的影响之外,还需要考虑内容服务提供商(ICP)在接入这个双边市场后对流量与收入的影响,所以从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双边市场的角度出发,以电信运营企业为平台构建“用户—电信运营企业—内容服务提供商(ICP) ”的双边市场模型,分析并比较目前国内外电信运企业三种主要的流量经营策略收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符合电信运营企业自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福利提高的流量经营策略。本文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移动流量高峰定价模型,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流量定价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运营数据测算出基于高峰定价的流量价格。将电力行业中高峰定价思想应用于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流量定价中,针对移动流量需求分布不均衡和网络带宽缺乏有效利用的问题,结合移动流量特点,建立了移动流量高峰定价模型。根据流量高峰的不确定性和高峰定价是以移动流量历史分布结构为构建前提,将“高峰概率”引入到模型当中,从“是否必要追加投资”、“高峰数量”、“高峰概率”、“高峰与非高峰需求是否独立”、“时间权重是否相等”和“企业是否受到管制”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不同条件下的单峰和多峰定价模型,提出了移动流量定价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结合电信运营企业实际数据测算出电信运营企业基于高峰定价的移动流量价格。(2)构建了用户行为—流量需求关联模型,提出了影响移动流量需求的用户行为要素,并分析了基于流量使用量的行为应用特征库。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际数据统计,分析了流量经营中影响流量需求的用户行为要素的构成,具体概括为用户基本特征、用户行为选择以及用户网络属性,根据北京地区电信运营企业取得的实际用户数据,利用数理统计软件对移动流量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修正,形成了基本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行为偏好与移动流量进行关联分析,构建了用户行为—流量需求关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不同的用户行为因素对移动流量需求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基于流量使用量的用户行为应用特征库。(3)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双边市场模型,提出了不同策略条件下企业收益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将双边市场理论应用于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经营策略比较研究中,构建了以电信运营企业为平台的“用户—电信运营企业—内容服务提供商”的流量经营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无约束、差异化以及网络中立流量经营策略等多种策略模式的特点,并分别建立了数学分析模型,提出了在不同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收益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和综合评价了无约束、差异化以及网络中立流量经营策略的企业收益和社会福利情况。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internet , the market environment faced by telecom operators has changed radically , the focus of business is shifted from voice service to mobile flow service , and the focu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trategy is shifted to traffic management . ( 2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research ,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eak pricing theory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 and combining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flow , the paper analyz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low pricing based on peak pricing . The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user behavior - flow demand correlation ,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ser ' s behavior and social welfare based on the real data of telecom operators ,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ser behavior - flow demand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其炯;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J];通信世界;2001年35期
2 张立,王学人;对电信传统业务走出困境的思考[J];邮电企业管理;2002年04期
3 崔军军;银行卡电信增值业务及个案[J];通信企业管理;2003年06期
4 蒋华园,雷汉文;打造电信增值业务品牌营销的优势[J];当代通信;2003年16期
5 唐军;魅力无穷的电信增值业务[J];现代通信;2003年01期
6 朱道平;电信增值业务如何“增”值[J];信息网络;2003年02期
7 郑植;发展电信增值业务的实践和思考——广西电信增值业务发展情况[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6期
8 郑植;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实践与思考[J];信息网络;2004年07期
9 蒋湘辉;戴忠琳;何育麟;苏炯心;;电信增值业务繁荣背后 如何破局行业市场[J];每周电脑报;2004年35期
10 ;“耳朵”经济点燃电信增值[J];中国电信业;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肖金学;;电信企业经营环境和策略的研究[A];中国通信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石中金;于跃;;电信增值业务如何跨越“市场裂谷”[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春华;王昆;;电信增值业务营销组合优化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敏;;延长产业价值链 做活电信增值业务——对四川电信增值业务创新的探索[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沈青;赵卫东;;中法电信集团运营模式之比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莹;;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协同商务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翔;;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贾原;王生智;吕廷杰;陈霞;;“三网融合”对中央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9 胡晓勤;胡震宇;杨海荣;;电信运营商在现代物流价值链上的成功机遇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力维;山东电信与银行展开全面合作[N];人民邮电;2000年
2 本报记者 过团木;电信增值业务支撑中国网络股走强[N];通信信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熊锋;外资可经营部分电信增值业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张德斌;浪潮信息拓展电信增值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范晓曼;电信增值业务全面提速[N];华夏时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文婧 实习生:李泉 覃宁;电信增值业务缺乏创新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朱晔;电信增值业务“众生相”[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电信增值业务引起多方关注[N];人民邮电;2001年
9 本报记者 周雪;电信增值业务反向引爆3G[N];通信产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叶晨晖;王良元:提升电信营销能力的五大策略[N];通信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丹;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电信运营企业流量与收入提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 刘耕;基于变革与创新的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徐剑;电信供应链模型构建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陈正义;市场化运营环境下电信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5 王晓明;基于价值共赢的电信商业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金波;面向电信CRM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车培荣;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服务绩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宇;基于策略的电信增值业务计费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朱亚洁;“营改增”对我国电信运营商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席亚莉;甘肃电信118114平台信息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左一含;“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5 刘鹏;4G时代天津电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邓重武;重庆电信巴南分公司市场策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7 章珉;南通电信增值业务价值链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燕;电信增值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惠如;厦门电信全球眼业务的实现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孔琳育;试探中小型电信咨询公司发展之道[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2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47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