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两化融合结构评价及极化效应研究
本文选题:省域 切入点:两化融合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从产业就业带动、产业投资拉动、工业效益提升、信息化普及四个层面选取2004-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区市的九项数据指标为依据,利用主成分法构建全国省域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结构指数。通过省域两化融合结构的系统聚类分析,将31个省域按照结构差异分为五类,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运用极化指数测量省域两化融合的空间极化水平,结果表明8年间省域两化融合整体极化趋势呈现逐步减弱的斜L型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nine data indicators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4-2011 as the basis of four levels of industrial employment driven, industrial investment driven, industrial efficiency promo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popularization. The main component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fusion structure index. Through the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of provincial two fusion structures, 31 provinces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struc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tial polarization level of provincial fusion is measured by using polarization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polarization trend of provincial fusion shows an oblique L pattern which gradually weakens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湖北工业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基于空间均衡的省域两化融合结构差异研究”(BSQD12100) 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融合管理思想的应用运筹学教学优化与能力训练”(校2012034)
【分类号】:F49;F4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盈之;孙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2 刘伦武;;中国工业化成熟度与信息化萌发度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3 张芮;赵丽;杨洪焦;;区域经济差异测量方法述评[J];统计与决策;2008年04期
4 金江军;;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J];信息化建设;2009年04期
5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1期
6 谢康;系统不确定性、趋同与优化——论非系统中的管理科学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孝勇;;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关联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肖旭;王梦薇;;基于熵值法的辽宁省“两化”融合评价[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黄薇;骆高远;陈修颖;;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区域差异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刘刚;于晓东;;“三化”视角下的农民工流动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何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动态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7 徐争涛;马柯;屈云仙;谭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18期
8 陈晓红;陈石;;基于两化融合视角的企业效益差异研究——来自制造业企业微观调研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9 葛晓滨;;以工业企业为测度基础的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体系[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黄海清;吴高艺;;信息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广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尹卫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论及应用研究[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刚;谭力文;张生太;;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王高山;张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简单模型[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志强;施永益;詹辉红;;两化融合在电网企业的实践[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孙利荣;基于函数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王德发;中国二板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7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徐姗;基于信息经济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化及其政策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宫天然;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2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梦薇;辽宁省两化融合的困难及对策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制度保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王德波;产业融合的经济绩效[D];暨南大学;2011年
6 任希卓;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吴静;区域“两化融合”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陈君珊;全面质量管理、企业信息化实施与组织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从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喻学东;大部制下产业技术融合模式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2 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3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4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5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6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7 彭鹏,朱翔,周国华,韦晓辉;湖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3期
8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9 谢康;肖静华;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年02期
10 肖月琴;;基于市场开放下的转型时期中国工业绩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利彬;严奉宪;周斌;卢菲菲;邵洁;;我国省域食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J];中大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2 李吉霞;我国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及省域差异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3期
3 吕红;王芳;;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0年18期
4 李登科;张恒喜;李寿安;;BP神经网络的飞机机体研制费用估算[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09期
5 胡新;惠调艳;梁思妤;;基于社会环境视角的区域“两化融合”评价研究——以陕西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0期
6 袁海锋,徐国盛;主成分分析法在油气开发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1期
7 罗崇锡;省域发电检修市场模式的优势[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年12期
8 熊桂武;主成分分析在评价建筑企业发展水平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郄建英;;信息化推进制造业大力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5期
10 郭玉刚;用主成分分析法综评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东华;王青;;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陈养才;;煤炭工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韩雪峰;秦玉文;范宏波;;提高辽宁制造业国有经济竞争力问题分析[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桢;;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A];上海市烟草系统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赵楠;吴姝丹;;河南省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管理问题研究[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7 梁苓;;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综合评判广东烟草工业经济效益[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伟;;江苏制造业的三大指标分析——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的江苏制造业发展再审视[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周炯;杨平儿;;陕西省航空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贺灿飞;;辨识区域制造业集群——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唐水唐;建设“省域副中心” 宜昌人民添福分[N];三峡日报;2007年
2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邓士德 文振效 李玉林 刘保平 黄翔;水电之都冠华夏[N];湖北日报;2008年
3 张健;江苏省域95598集中供电服务平台建成[N];国家电网报;2010年
4 中共兴山县委书记 罗毅;加快磷化工和旅游产业发展 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支持[N];三峡日报;2007年
5 记者 黄俊华邋通讯员 秋子;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N];湖北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玉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不能囿于省域之内[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通讯员 赵启喜;点军区立足“四区”目标加快工业发展[N];三峡日报;2007年
8 记者 施友谊;宜昌供电公司:售电量将突破100亿[N];三峡日报;2007年
9 记者 宋珍 祁玉洁;注册资本低于千万省内不得经营化肥[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10 张红梅;“冀酒”当合力 抱团打市场[N];河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孙宁;油田企业能耗评价与优化决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刘颖;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陶洪;劳动生产率分解理论及其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段文平;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郁钟铭;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任晓红;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制造业区位[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敏;中国省域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3年
2 杜丽茶;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李旺林;我国制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设计[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陈奎;西部省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5 吕佩蕾;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足迹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金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晓;中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魏爱敏;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差异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晓雁;我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徐萌;江苏省猪肉行业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9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65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