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20:54
【摘要】:随着网络经济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商务网络凭借其自身信息的开放性、操作的便捷性及运营成本的低廉性,正逐步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人们消费及从事商务活动的首选媒介。然而,在商务网络空间中,由于人们对商务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的不当,信息膨胀、垄断、污染等信息问题层出不穷。商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出的无序性及商务网站之间存在的恶性竞争等问题,也导致了商务网络信息环境的不断恶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生态意识”作为商务网络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词,为解决商务网络信息问题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商务网络的成长及发展过程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在科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也在积极的为商务网络信息环境探寻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却多以商务网站为主要出发点进行研究,并集中在构建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等理论方面的内容,且由于学科背景的局限,该研究领域中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而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缺少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基于此,本文从跨学科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信息生态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网络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及方法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理论内容、形成机理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案例研究素材,构建出阿里巴巴集团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并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研究,同时针对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特点,结合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理论体系内容,构建出阿里巴巴集团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关系图,并给出其链体管理的相关策略参考。 本文作为由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主要负责的我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与演进规律研究”的子课题,不仅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也将有效的弥补该学科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同时,本文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商务网络信息环境中存在的信息问题,提高商务信息的流动速率,充分实现商务信息价值,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文的具体核心研究内容为:①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基本内容分析,包括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功能。②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包括其形成的原因、条件、路径及形成机理模型。③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包括成长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平衡机制、合作竞争机制及协同机制五个主要层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基本内容的解析。首先,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内涵逐层解析并首次提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即在商务网络环境下,为确保可用的商务信息能够高效、高速的传递,商务网站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它们各自的功能及特点形成有序的链状或网络状结构,完成信息共享与协同,获取信息价值增益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它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其次,按照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组成部分对其本质及特征做出系统化的分析并梳理出存在于链体内部节点间的各种关系。第三,针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自身的特点,对其主要功能进行定位和详解。最后,基于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按照节点商务网站所扮演的不同信息人角色及职能,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首先,对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探讨了链体节点商务网站选择彼此相互关联的原因,即价值的总体驱动、节点实际运营能力相差悬殊及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其次,根据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组成部分特点,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其形成是在核心节点的主导作用之下、信息技术的安全保障之下及链体内外环境高度协调的特征之下最终得以实现。第三,将生态学中生物体繁殖的r/K选择策略融合进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路径研究之中,并首次解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r选择成长路径、K选择成长路径及r/K连续统。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内容,站在跨学科角度,构建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模型。 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借鉴生态学中生物体的生活史知识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成长过程——“出生-成长-繁殖-扩散-成长”加以系统分析并探讨其成长轨迹,构建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成长轨迹图。其次,通过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成长过程的描述,分析它在运行过程中具体所需的相关机制并逐层展开、细化研究。最后,构建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的总体模型。通过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的研究,揭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更深层次上的研究内容,这将有助于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成长及发展,并为节点商务网站之间在实践中的运行调控做出重要指导。 通过对核心内容的研究,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理论的脉络清晰可见。在全文最后,对阿里巴巴集团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将本文的理论知识再一次升华,在实践应用层面,映射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可用性、适用性及效用。 综上,对于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提高商务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的流转效率,更好的促进商务网站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切实有效的对商务网络信息环境进行保护,为商务网站指明一条可以持久获得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生态可视化工具。同时,为解决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存在的信息问题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
【图文】:
图 2-1 种群增长型种群生长的上渐近值,即环境承载量(carryin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N 表示种群密示;t 表示时间;a 为积分常数。K、a、r 是三种群数量 N 越接近环境承载量 K 时,(K-N)/ N=K 时,增长率即等于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描述这样一种机制,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种群能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机制,这(还有其他的方程式能形成“S”型曲线,只要群密度上升而增加)。虽然“S”型增长理论尚不多种群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的 K/r 选择对策环境条件下,每一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出生
具有“分解者”将大分子物质转换为小分子物质的如“分解者”般将所摄食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与“生产者无机物合成为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更是不相干。因此在某些定义者”,却又兼具有“分解者”的某些特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被单被称为“清除者”。 换句话说“清除者”可视为“腐食性消费者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小分子有机物,这些“清除者”无法清除的解者”处理,减轻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工作量,加速生态碳循环。若是所有的生物残骸或排遗皆由“分解者”直接分解,机物转换为无机物的速率将远小于有机物质的堆积,能量与物质环,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如下图。
统度来看,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部分之间分工不同,相互协作。正是生产间的协调、统一,使系统能够逐渐沿着链在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动态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态系统是信息主体人(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环境以及信息(资源)三部分所组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
【图文】:
图 2-1 种群增长型种群生长的上渐近值,即环境承载量(carryin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N 表示种群密示;t 表示时间;a 为积分常数。K、a、r 是三种群数量 N 越接近环境承载量 K 时,(K-N)/ N=K 时,增长率即等于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描述这样一种机制,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种群能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机制,这(还有其他的方程式能形成“S”型曲线,只要群密度上升而增加)。虽然“S”型增长理论尚不多种群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的 K/r 选择对策环境条件下,每一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出生
具有“分解者”将大分子物质转换为小分子物质的如“分解者”般将所摄食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与“生产者无机物合成为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更是不相干。因此在某些定义者”,却又兼具有“分解者”的某些特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被单被称为“清除者”。 换句话说“清除者”可视为“腐食性消费者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小分子有机物,这些“清除者”无法清除的解者”处理,减轻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工作量,加速生态碳循环。若是所有的生物残骸或排遗皆由“分解者”直接分解,机物转换为无机物的速率将远小于有机物质的堆积,能量与物质环,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如下图。
统度来看,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部分之间分工不同,相互协作。正是生产间的协调、统一,使系统能够逐渐沿着链在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动态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态系统是信息主体人(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环境以及信息(资源)三部分所组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涛;田春秀;毛显强;;协同控制:回顾与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01期
2 邵昶;;“三维需求空间”中的柱形产业链——对产业链生成机制的阐释[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郑惠莉,达庆利;移动互联网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4 陈锡生 ,袁京蓉;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中信息制度要素研究[J];技术经济;2002年07期
5 杨秀芳;;信息生态位基本理论研究[J];晋图学刊;2010年01期
6 文豪;;合作竞争——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晓平;金灿;唐益明;李丹;;系统成本-收益平衡问题中的多态机理研究进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8 王东艳,侯延香;信息生态失衡的根源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科学;2003年06期
9 孙成江,吴正荆,黄微;信息社会与创新[J];情报科学;2003年07期
10 张海涛,靖继鹏;信息化企业内涵及其结构研究[J];情报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小溪;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姣;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胡岗岚;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
本文编号:2745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274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