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23:47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以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性破坏使移动互联网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超竞争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竞争战略,移动互联网企业从关注竞争对手转移到了关注顾客价值的创造,致力于扩大现有市场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种价值创新的经济范式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开创了蓝海市场。但是,网络经济环境下,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逻辑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体系,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分离,使得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网络开始进行重构,表现在微观层面就是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手段,以适应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变化。本文研究遵循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演变过程,揭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流的变化规律,总结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动因、解构过程和重构流程,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模型。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方式,构建了三类不同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网络的重构导致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逻辑重塑,所以本文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维持三个方面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价值机理。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实证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总结成功商业模式创新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思维,构建了基于三种不同创新动力的三类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基于NK模型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既能诊断现有企业的商业模式,又能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预评估,防范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本文以价值网重构理论为基础,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文献梳理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复杂性科学理论、双边市场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网络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演变规律和价值模块化为基础,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动因,借助复杂科学性理论,从核心能力流的提取、价值网子系统的催化和复制以及最终形成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新的价值网络,总结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流程,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模型,并分别从结构化表达、稳定化表达和效应化表达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是其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化承载,通过剖析价值网络重构可以揭示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源动力和演化过程,为最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奠定基础。其次,本文根据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和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本质,总结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构建了基础层企业商业模式、应用层企业商业模式和终端层企业商业模式。再次,本文基于价值网络重构和成功商业模式深入分析,从宏观环境、企业自身等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因素,从相关研究文献中归纳总结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合价值网理论、双边市场理论、系统理论和创新理论等构建出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假设,即宏观环境影响企业资源能力和价值网络重构,价值网络重构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化承载,而价值创新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战略化表达和内在机理。最后,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价值实现机理和价值维持机理的基础上,从内外两个方面完成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对接,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基于该框架,移动互联网企业从商业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创新路径和创新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在开放性思维的指导下,分析了三类不同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分类构建的不同类别的创新路径,利用价值共赢性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基于NK模型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和适应度评价,这种事前评价的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减少因创新失误而带来的损失。同时通过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两个案例研究,分别从内外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和创新路径,从而实现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的结合。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体系,又为现实中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并从研究视角、创新方法、评价体系、实证等方面体现了本文的研究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性的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626;F49
【部分图文】:

适配性,检验图,模型拟合,价值创新


图6-3模型适配性检验图??6.3.5模型拟合??

结构方程模型,移动互联网,宏观环境,样本方差


VA?M020?-。.3。31??Ch主-Squars=334.44,?df=l#玻?牐校?觯幔椋椋椋宥?啊?茫龋耍耍耍??牐遥停樱牛粒剑埃?乔??:‘??图6-3模型适配性检验图??6.3.5模型拟合??LISREL方法建立在协方差结构的基础上,它从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入手,通过??拟合模型估计协方差与样本方差来估计模型参数。该方法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构造模型估计协方差与样本方差的尼赫亟数,得到使拟合函数暴优??的参数估计。从下是部分运行结果指标值;??Normed?Fit?Index?(NFI)二?0.8354??Comparative?Fit?Index?化FI)二?0.8905??Root?Mean?Square?Error?of?Approximation?(RMSEA)?=?0.08491??90?Percent?Confid州ce?Interval?for?RMSEA?=?(0.07431?:?0.09559)??P-Value?for?Test?of?Close?Fit?(RMSEA?<?0

适配性,检验图,模型拟合,价值创新


图6-3模型适配性检验图??6.3.5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异和;;互联网保险进入3.0阶段[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年26期

2 李方;;石化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互联网+”能否成为一剂良药?[J];化工管理;2015年31期

3 田红彬;;产业融合的动因、效应和困境——以互联网+金融为例[J];中国商论;2018年04期

4 时立国;;施工企业的互联网思维[J];施工企业管理;2014年07期

5 ;广东“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提速[J];领导决策信息;2016年26期

6 陈爽;梁敏;;浅谈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物业管理商业模式[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年08期

7 于文强;项凯标;;“互联网+”战略的四个层级[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6年03期

8 冯雪飞;董大海;张瑞雪;;互联网思维:中国传统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捷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4期

9 ;石化行业拥抱互联网打造新的商业模式[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5年05期

10 姜抒扬;;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价值创新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晓华;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黄志荣;中国互联网立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年

4 赵琴琴;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年

5 杨翾;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李树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王维维;互联网对创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孙会岩;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云佳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10 李琦;互联网金融领域信用与风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小健;移动互联网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石羽;互联网医疗行业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彭瑾;基于顾客价值链管理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李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茶楼商业模式转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5 仇婷;互联网思维下汽车厂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良;互联网+背景下新能能源公司商业模式重塑策略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7 邵天宇;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娄潇冰;“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关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9 滕昊;广州“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困境及政府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张迅;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3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2853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