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特质与演化逻辑——基于文化特质集的系统性与交互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2 15:02
互联网企业作为有别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新兴企业,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快速更迭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成为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维度,提炼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主要特质,提出了基于特质集系统性与交互性双维度的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演化逻辑。通过分析表明,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主要包括"适应性特质集""参与性特质集""一致性特质集"以及"使命特质集"。不同阶段的文化特质集内部的系统程度和特质集之间的交互程度存在差异并且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即:文化特质培育——文化特质强化——文化特质创新。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文献综述
(一) 互联网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二) 企业文化特质研究与界定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案例选择
(三) 构念形成
(四) 数据收集及分析
四、案例分析
(一) 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集提炼
1.适应性特质集:与用户共同成长、注重知识学习、敢于创新试错
2.参与性特质集:有效授权放权、注重团队协作、重视员工需求
3.一致性特质集:倡导积极性、价值观匹配、平等与协调
4.使命特质集:高度凝练、专注于未来、开放协同共享
(二) 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演化逻辑分析
1.初创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低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低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2.成长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低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高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3.成熟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高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高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五、结论与启示
(一) 文化特质培育:构建价值观驱动型企业文化
(二) 文化特质强化:构建人才自组织型企业文化
(三) 文化特质创新:构建开放共享型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领导力:内涵界定及有效性初探[J]. 曲庆,富萍萍,康飞,赵锴.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1)
[2]论互联网企业的定义与再定义问题[J]. 金定海,顾海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5)
[3]公司特质、R&D投入与公司价值[J]. 颉茂华,王晶,王瑾.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03)
[4]专用性视角下创新型文化、创新能力与绩效[J]. 吴爱华,苏敬勤. 科研管理. 2014(06)
[5]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 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谢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3)
[6]企业发展与商业生态系统演进——基于奇虎360公司和腾讯公司纷争的案例分析[J]. 钟耕深,陈衡,刘丽英. 东岳论丛. 2011(10)
[7]中国企业文化演化机制——来自制造业的跨案例研究[J]. 颜爱民,高超. 软科学. 2010(04)
[8]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 范保群,王毅.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03)
[9]企业文化与绩效[J]. 李宁,杨蕙馨. 商业研究. 2006(03)
[10]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 陈传明,张敏. 管理世界. 2005(06)
本文编号:3280136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文献综述
(一) 互联网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二) 企业文化特质研究与界定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案例选择
(三) 构念形成
(四) 数据收集及分析
四、案例分析
(一) 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集提炼
1.适应性特质集:与用户共同成长、注重知识学习、敢于创新试错
2.参与性特质集:有效授权放权、注重团队协作、重视员工需求
3.一致性特质集:倡导积极性、价值观匹配、平等与协调
4.使命特质集:高度凝练、专注于未来、开放协同共享
(二) 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演化逻辑分析
1.初创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低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低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2.成长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低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高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3.成熟期文化特质演化逻辑:高特质集内部系统性与高特质集之间交互性
五、结论与启示
(一) 文化特质培育:构建价值观驱动型企业文化
(二) 文化特质强化:构建人才自组织型企业文化
(三) 文化特质创新:构建开放共享型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领导力:内涵界定及有效性初探[J]. 曲庆,富萍萍,康飞,赵锴.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1)
[2]论互联网企业的定义与再定义问题[J]. 金定海,顾海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5)
[3]公司特质、R&D投入与公司价值[J]. 颉茂华,王晶,王瑾.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03)
[4]专用性视角下创新型文化、创新能力与绩效[J]. 吴爱华,苏敬勤. 科研管理. 2014(06)
[5]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 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谢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3)
[6]企业发展与商业生态系统演进——基于奇虎360公司和腾讯公司纷争的案例分析[J]. 钟耕深,陈衡,刘丽英. 东岳论丛. 2011(10)
[7]中国企业文化演化机制——来自制造业的跨案例研究[J]. 颜爱民,高超. 软科学. 2010(04)
[8]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 范保群,王毅.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03)
[9]企业文化与绩效[J]. 李宁,杨蕙馨. 商业研究. 2006(03)
[10]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 陈传明,张敏. 管理世界. 2005(06)
本文编号:328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28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