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07:47
在分析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当融入GVC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从互联网视角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存在"低端锁定"现象。
【文章来源】:软科学. 2019,3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第一个门槛估计值和置信区间资料来源:作者用stata12软件基于门槛模型估计结果绘制
互联网发展的常用指标[4],选取互联网端口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第二个模型中,选取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指标;第三个模型中,选取样本部分年份进行回归,2004~2009年及2010~2016年。在三个模型中,结果均显示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稳健性检验模型回归结果说明本文的核心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3.6门槛模型分析以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ipr)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模型检验,结果见表4,回归结果见表5,图1和图2分别绘制了门槛估计值和对应的LR统计量。表4门槛结果检验模型F值P值门槛值lnipr临界值1%5%10%单一门槛19.8590.15041.19931.86024.157双重门槛32.6930.007-1.619-0.627.97018.60214.017三重门槛0.0000.2200.0000.0000.000注:①、、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②自举法(bootstrap)次数为300次数据来源:作者根据stata12计算结果整理得到表4的结果显示,单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15,双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007,在1%的水平下显著;三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22,检验结果说明模型存在双重门槛。利用门槛检验回归结果可以计算出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ipr)的双重门槛值分别为0.198和0.549。表5门槛模型回归结果lnup系数标准误P值lnedu0.7470.3740.046lntrans0.5750.1070.000lnfdi-0.0010.0500.984lngov-0.1380.1220.000lninf_10.3080.0630.000lninf_20.1630.0510.045lninf_3-0.59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分析[J]. 石喜爱,李廉水,程中华,刘军. 科学学研究. 2018(08)
[2]“低端锁定”还是“挤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GVCs就业、工资方面的证据[J]. 王磊,魏龙.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8)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刘奕,夏杰长,李垚.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7)
[4]互联网能否提升一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J]. 李金城,周咪咪. 国际经贸探索. 2017(04)
[5]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J]. 郭家堂,骆品亮. 管理世界. 2016(10)
[6]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J]. 施炳展. 经济研究. 2016(05)
[7]互联网使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刘湖,张家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 蔡跃洲,张钧南. 经济研究. 2015(12)
[9]“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 柳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8)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本文编号:3561932
【文章来源】:软科学. 2019,3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第一个门槛估计值和置信区间资料来源:作者用stata12软件基于门槛模型估计结果绘制
互联网发展的常用指标[4],选取互联网端口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第二个模型中,选取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指标;第三个模型中,选取样本部分年份进行回归,2004~2009年及2010~2016年。在三个模型中,结果均显示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稳健性检验模型回归结果说明本文的核心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3.6门槛模型分析以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ipr)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模型检验,结果见表4,回归结果见表5,图1和图2分别绘制了门槛估计值和对应的LR统计量。表4门槛结果检验模型F值P值门槛值lnipr临界值1%5%10%单一门槛19.8590.15041.19931.86024.157双重门槛32.6930.007-1.619-0.627.97018.60214.017三重门槛0.0000.2200.0000.0000.000注:①、、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②自举法(bootstrap)次数为300次数据来源:作者根据stata12计算结果整理得到表4的结果显示,单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15,双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007,在1%的水平下显著;三门槛模型的自举法抽样P值为0.22,检验结果说明模型存在双重门槛。利用门槛检验回归结果可以计算出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ipr)的双重门槛值分别为0.198和0.549。表5门槛模型回归结果lnup系数标准误P值lnedu0.7470.3740.046lntrans0.5750.1070.000lnfdi-0.0010.0500.984lngov-0.1380.1220.000lninf_10.3080.0630.000lninf_20.1630.0510.045lninf_3-0.59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分析[J]. 石喜爱,李廉水,程中华,刘军. 科学学研究. 2018(08)
[2]“低端锁定”还是“挤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GVCs就业、工资方面的证据[J]. 王磊,魏龙.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8)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刘奕,夏杰长,李垚.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7)
[4]互联网能否提升一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J]. 李金城,周咪咪. 国际经贸探索. 2017(04)
[5]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J]. 郭家堂,骆品亮. 管理世界. 2016(10)
[6]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J]. 施炳展. 经济研究. 2016(05)
[7]互联网使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刘湖,张家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 蔡跃洲,张钧南. 经济研究. 2015(12)
[9]“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 柳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8)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本文编号:3561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56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