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9:20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典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可归功于生产要素投入增长或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提升的共同结果,因此技术效率的提升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西安市信息服务业的产出增长迅猛,但是这种增长中是否存在技术无效率的情况是有必要进行研究的。本文先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促进信息服务业增长的机理;再将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做以纵横向对比分析;归纳了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简称SFA)模型,并检验了7个假设以验证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进而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2009-2013年间西安市与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分析了行业与区域两个层面共计8个因素对于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程度。最后,据此提出提升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据此得出结论:(1)西安市信息服务业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无效率,技术效率提升空间还很大;(2)行业进入壁垒和公有制经济占比的增大会制约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行业集聚与专业化水平以及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会较为有效地促进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升;(3)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城市化水平均与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 技术效率 SFA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4
  • 1.2.1 研究内容12-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3 创新点14-16
  • 2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概述16-30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16-22
  • 2.1.1 对信息服务业的研究16-18
  • 2.1.2 对技术效率测算的研究18-20
  • 2.1.3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20-21
  • 2.1.4 研究简评21-22
  • 2.2 相关概念界定22-24
  • 2.2.1 信息服务业22-23
  • 2.2.2 技术效率23-24
  • 2.3 技术效率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分析24-25
  • 2.3.1 技术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24-25
  • 2.3.2 技术效率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分析25
  • 2.4 研究方法选择25-30
  • 2.4.1 数据包络分析25-26
  • 2.4.2 随机前沿方法26-28
  • 2.4.3 方法比较与选择28-30
  • 3 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对比分析30-38
  • 3.1 时间纵向对比分析30-31
  • 3.1.1 劳动投入分析30
  • 3.1.2 资本投入分析30-31
  • 3.1.3 产出效益分析31
  • 3.2 与西安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比分析31-34
  • 3.2.1 劳动投入分析31-32
  • 3.2.2 资本投入分析32-33
  • 3.2.3 产出效益分析33-34
  • 3.3 与其他副省级城市信息服务业对比分析34-37
  • 3.3.1 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34-35
  • 3.3.2 竞争力分析35-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4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38-50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8
  • 4.2 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指标分析38-41
  • 4.2.1 投入指标38-40
  • 4.2.2 产出指标40-41
  • 4.3 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41-47
  • 4.3.1 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41-43
  • 4.3.2 因素选取与理论假设43-46
  • 4.3.3 影响因素指标数据表示46-47
  • 4.4 SFA模型设定47-50
  • 5 西安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50-66
  • 5.1 模型构建合理性检验50-52
  • 5.2 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测度结果分析52-60
  • 5.2.1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52-56
  • 5.2.2 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56-60
  • 5.3 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60-64
  • 5.3.1 行业层面61-63
  • 5.3.2 区域层面63-64
  • 5.4 本章小结64-66
  • 6 结论与展望66-70
  • 6.1 研究结论66
  • 6.2 西安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对策与建议66-68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6
  • 附录A76-78
  • 附录B78-81
  • 附录C81-82
  • 附录D82-86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86-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鸾;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0年01期

2 李文静;促进穗港信息服务业合作的新途径[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3 江莉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0年05期

4 王玉,龚国伟;发达国家与我国网络信息服务业比较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刘磊;我国信息服务业系统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0年02期

6 符福桓;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06期

7 万平国;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07期

8 付立宏;;网络信息服务业的政策调控[J];图书馆杂志;2000年12期

9 沈红芳;李晓红;;信息服务业的结构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0年03期

10 符福桓;蓬勃发展的中国信息服务业[J];情报科学;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龙;;社会信息化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挑战和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赵玉洁;李远祥;;信息服务业与西部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骆源水;;主体多元化 对象扩大化 服务多样化——我市信息服务业呈现新的发展格局[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毛媛丽;蔡馨燕;;中外信息服务业比较与对策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郑大永;;谈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周伟;;北京信息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1期)[C];2012年

7 陈大敏;任信良;;宁波市信息服务业现状和发展思路探讨[A];OA’99办公自动化全国学术研讨暨展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应萍;;陕西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虹;陈夏尔;;贫困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思考[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牛明囤;;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创新信息服务业[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我市确定14个科研与信息服务业发展项目[N];焦作日报;2006年

2 见习记者 江迪;北京市推进信息服务业应用计划见成效[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李舒瑜;深圳信息服务业走在全国前列[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高延敏;制定产业政策 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叶春风;把我省信息服务业做好做大[N];联合日报;2008年

6 林刚;打造区域性信息服务业中心[N];青岛日报;2008年

7 严衍 王磊;山东信息服务业协会成立[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记者 尤海峰;软件信息服务业迎来发展春天[N];温州日报;2009年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 陈宝国;信息服务业促进十大产业调整振兴[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北京市海淀区区长助理 海淀园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傅首清;规划拓展信息服务业商机[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娟;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嘉峰;上海市长宁区信息服务业区域产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茜;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许晶晶;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俞进华;信息服务业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6 周文静;论湖北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陆泽锦;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衡量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张s,

本文编号:393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93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