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分析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
发布时间:2025-01-15 20:2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现阶段国企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政府也对现阶段混改下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2013年之前的国企改革大多是股份制改革,通过股权上的混合来达成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的目的,比较少的涉及公司治理层面,公司治理的完善能够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内在活力,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所以现阶段的国企混改的核心不仅是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使国有企业在治理机制与市场趋同,可以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是首家从集团层面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垄断型国有企业,其混改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一股领先+高度分散+股权激励”的股权改革结构设计可谓是当前国企混改股权结构设计的最优模式,它可以同时实现国有资本控制力的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企业骨干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1.2.2 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概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动因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2.2 公司治理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2.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2.2.2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东治理的影响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的影响
2.3.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理层治理的影响
2.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2.4.1 产权理论
2.4.2 委托代理理论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分析
3.1 中国联通基本信息介绍
3.1.1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3.1.2 公司组织机构与经营状况
3.1.3 电信服务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3.2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3.2.1 响应国家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号召
3.2.2 改善企业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
3.2.3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3.2.4 平衡电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3.3.1 启动阶段
3.3.2 方案研究制定阶段
3.3.3 混改方案落地及实施阶段
3.4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详细方案
3.4.1 定向增发引入民营资本
3.4.2 协议转让股权与股权基金
3.4.3 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4.4 董事会组成结构多元化
4 “混改”后中国联通公司治理机制及效果分析
4.1 股东治理层面
4.1.1 股东构成的多元化有助于加强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
4.1.2 国有股权比例降低有助于所有者到位
4.1.3 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企业新业务模式的开展
4.1.4 股权激励计划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4.2 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层面
4.2.1 非国有股东进驻董事会减少“行政化”色彩
4.2.2 独立董事数量增加但独立性增强力度不足
4.2.3 监事会变化不大作用受限
4.3 经理层治理层面
4.3.1 任期制契约化改善了经理人效率问题
4.3.2 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经理层积极性
5 案例启示与建议
5.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的成功之处
5.1.1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设计有效地规范大股东行为
5.1.2 引入具有协同作用的战略投资者改善企业绩效
5.1.3 民营股东入驻董事会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5.1.4 市场化的选聘和激励机制提高经理层治理水平
5.1.5 长期股权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度
5.2 进一步完善中国联通公司治理的建议
5.2.1 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5.2.2 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监事会
5.2.3 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7812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1.2.2 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概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动因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2.2 公司治理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2.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2.2.2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东治理的影响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的影响
2.3.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理层治理的影响
2.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2.4.1 产权理论
2.4.2 委托代理理论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分析
3.1 中国联通基本信息介绍
3.1.1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3.1.2 公司组织机构与经营状况
3.1.3 电信服务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3.2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3.2.1 响应国家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号召
3.2.2 改善企业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
3.2.3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3.2.4 平衡电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3.3.1 启动阶段
3.3.2 方案研究制定阶段
3.3.3 混改方案落地及实施阶段
3.4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详细方案
3.4.1 定向增发引入民营资本
3.4.2 协议转让股权与股权基金
3.4.3 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4.4 董事会组成结构多元化
4 “混改”后中国联通公司治理机制及效果分析
4.1 股东治理层面
4.1.1 股东构成的多元化有助于加强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
4.1.2 国有股权比例降低有助于所有者到位
4.1.3 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企业新业务模式的开展
4.1.4 股权激励计划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4.2 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层面
4.2.1 非国有股东进驻董事会减少“行政化”色彩
4.2.2 独立董事数量增加但独立性增强力度不足
4.2.3 监事会变化不大作用受限
4.3 经理层治理层面
4.3.1 任期制契约化改善了经理人效率问题
4.3.2 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经理层积极性
5 案例启示与建议
5.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的成功之处
5.1.1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设计有效地规范大股东行为
5.1.2 引入具有协同作用的战略投资者改善企业绩效
5.1.3 民营股东入驻董事会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5.1.4 市场化的选聘和激励机制提高经理层治理水平
5.1.5 长期股权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度
5.2 进一步完善中国联通公司治理的建议
5.2.1 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5.2.2 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监事会
5.2.3 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7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4027812.html
上一篇: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