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网络监督与党的作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8:36

  本文关键词:网络监督与党的作风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党风建设 网络监督 引导对策


【摘要】:本文以新兴的网络监督为切入点,通过对网络监督涉及党风问题的现象或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采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所在后,从理论层面界定了网络监督的含义、优势和途径以及党风的含义和党风建设的内容,介绍了网络监督与党风建设契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网络监督涉及党风的热点事件,对网络监督在党风建设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辩证分析。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探讨了新世纪背景下采用网络监督手段推进党风建设需要进行的规范和引导对策,具体如何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及全体党员、媒体自身和广大网民在推进党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梳理分析,本文认为网络监督在党风建设中具有诸多优点,从宏观方面看,网络监督在揭露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推动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教育、警示、威慑了党员干部;从微观上讲,其对于扭转党的不良思想作风、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改进拖沓低效的工作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作风、改善干部生活作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有积极功效。 作为双刃剑,网络对党风建设的监督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体现在网络监督的信息源头具有不可控性、失真性;网络监督具有偶然性;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乏和不完整性;民意表达的不平衡性等方面。 在党风建设中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引导与控制应从网络监督的主体、客体、载体三个大方面进行。从网络监督主体方面,应从提高网民素质、加强网民道德教育着手;从网络监督客体方面,应从制度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思想上重视其监督作用、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来进行;从网络监督载体方面,应从技术、网络从业人员素质、网络媒体自律意识等方面着力。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软性监督,发展和丰富监督体系的同时,要想更好地实现其对党风建设的推进作用,仍需与传统的监督方式相互合作,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关键词】:党风建设 网络监督 引导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D26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5 难点15
  • 1.6 创新点15-16
  • 2 网络监督与党风建设的概念界定16-22
  • 2.1 网络监督的含义、优势及途径16-19
  • 2.1.1 网络监督的含义16
  • 2.1.2 网络监督的优势16-17
  • 2.1.3 网络监督党风建设的途径17-19
  • 2.2 党风的含义及党风建设的内容19-22
  • 2.2.1 党风的含义19-20
  • 2.2.2 党风建设的内容20-22
  • 3 网络监督与党风建设契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2-31
  • 3.1 可行性22-26
  • 3.1.1 网络监督的兴起22-24
  • 3.1.2 新阶段党风建设的环境24-26
  • 3.2 必要性26-31
  • 3.2.1 当前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6-28
  • 3.2.2 党风建设的意义28-29
  • 3.2.3 网络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9-31
  • 4 网络监督在党风建设中的积极效用31-46
  • 4.1 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1-33
  • 4.1.1 促使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31-32
  • 4.1.2 推进被曝光问题的解决进程32-33
  • 4.2 有利于扭转不良的思想作风33-35
  • 4.2.1 有助于打破僵化守旧思想33-34
  • 4.2.2 有助于正确对待群众意见34-35
  • 4.3 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35-37
  • 4.3.1 有助于解决党员干部的“读书问题”35-36
  • 4.3.2 有助于解决党员干部的“文凭腐败”问题36-37
  • 4.4 有利于改变不良的工作作风37-40
  • 4.4.1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37-39
  • 4.4.2 改进了拖沓低效的工作作风39-40
  • 4.5 有利于坚持正确的领导作风40-43
  • 4.5.1 有助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41-42
  • 4.5.2 有助于遏制不良的用人之风42-43
  • 4.6 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43-46
  • 4.6.1 有助于改善干部生活作风43-44
  • 4.6.2 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44-46
  • 5 网络监督在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6-58
  • 5.1 网络信息失真现象严重46-49
  • 5.1.1 网络信息的源头具有不可控性46-48
  • 5.1.2 负向舆论的不利影响扩大48-49
  • 5.2 监督的产生具有偶然性49-50
  • 5.3 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50-53
  • 5.3.1 受到公共信息公开方面的限制50-51
  • 5.3.2 监督结果的公开不明朗51-53
  • 5.4 缺少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53-56
  • 5.4.1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53
  • 5.4.2 缺少法律规范产生的不良后果53-56
  • 5.5 民意表达的不平衡性56-58
  • 6 在党风建设中对网络监督的引导和控制58-68
  • 6.1 对网络监督主体的要求和规范58-60
  • 6.1.1 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58-59
  • 6.1.2 加强网民的道德教育59-60
  • 6.1.3 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60
  • 6.2 对网络监督客体的要求和规范60-64
  • 6.2.1 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对党风建设的监督作用60-61
  • 6.2.2 正确有效的管理网络监督党风建设活动61-63
  • 6.2.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63-64
  • 6.3 对网络监督载体的要求和规范64-68
  • 6.3.1 推动网络监督党风建设的普及和技术进步64-66
  • 6.3.2 提高网络媒体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6-67
  • 6.3.3 注重网络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67-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羊婷;;网络时代的政府监督机制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2 唐艳;;浅谈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的监督[J];传承;2009年16期

3 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何勇;;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J];中国监察;2007年10期

5 李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3年02期

6 杨桃源,韩冰洁,苗俊杰;塑造大国网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671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71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