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网络参政的有序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1:28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网络参政的有序性发展研究
【摘要】:互联网因其准入平台较低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宠儿,,网络参政的持续发展给社会公共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然而,网络的匿名、分散特性易造成无政府主义,导致公民网络参政的无序与混乱。 本文首先对公民有序性网络参政进行相关分析,界定有序的概念。之后揭示我国公民网络参政过程中的无序性表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和可能引发的深层危机,并从政府和公民两个层面对无序性原因进行解答。在揭示现象、阐述原因的基础上,为我国政府推动公民网络参政有序发展指明路径,具体措施包括重视网络民意,利用网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网络技术升级,提高无序参政的难度与成本;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把握新闻发布主动权;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完善专项法律体系,将网络参政纳入有序轨道;坚持以德治网,培养理性参政的现代公民等六方面,为解决现实困境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 公民 有序 无序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21.5;F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一、 选题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三、 研究方法13-14
- (一) 文献研究法13
- (二) 理论研究法13-14
- (三) 案例研究法14
- 四、 理论基础14-16
- (一) 政治参与理论14-15
- (二) 网络社会理论15
- (三) 电子民主理论15-16
- 五、 研究的核心和难点16-18
- 第一章 公民有序性网络参政的相关分析18-24
- 一、 公民有序性网络参政的概念18-19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18
- (二) 公民有序性网络参政18-19
- 二、 公民有序性网络参政的特点19-21
- (一) 自发化19
- (二) 理性化19-20
- (三) 有限化20
- (四) 秩序化20-21
- 三、 公民网络参政在我国兴起的背景21-22
- (一) 技术背景21
- (二) 网络公民社会崛起21-22
- (三) 国外影响22
- 四、 我国公民网络参政的主要方式22-24
- (一) 与政府官员在线交流22
- (二) 通过网络参与讨论重大事件22
- (三) 借助网络抒发政治情感22-23
- (四) 发微博监督政府部门运作23-24
- 第二章 我国公民无序性网络参政表现及危害24-31
- 一、 黑客攻击境外以及境内政府网站24-25
- 二、 政治牢骚弥漫网络,网络谣言屡禁不止25-26
- 三、 网络政治冷漠与政治盲从并存26-28
- 四、 网络审判引发司法部门形象危机28-29
- 五、 人肉搜索挑战政府权威29-31
- 第三章 我国公民无序性网络参政原因分析31-40
- 一、 政府层面31-36
- (一) 少数官员否定公民网络参政31-32
- (二) 网络传播能力提升缓慢32-33
- (三) 保障性法律制度不成体系33-34
- (四) 民主宣传滞后于现实需要34-35
- (五) 疏忽网络道德研究与建设35-36
- 二、 公民层面36-40
- (一) 参政主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存在差距36-37
- (二) 参政主体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37-38
- (三) 参政主体的网络伦理群体性丧失38-40
- 第四章 我国公民网络参政有序性发展的途径40-51
- 一、 重视网络民意,利用网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40-42
- 二、 推动网络技术升级,提高无序参政的难度与成本42-43
- 三、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把握新闻发布主动权43-45
- (一) 认真对待网络舆论监督,及时调查处理相关事件44
- (二)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优势44
- (三)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抢占舆论先机44-45
- (四) 痛击网络虚假政治信息和煽动性言论45
- 四、 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45-47
- (一) 各级政府完善网站建设与维护45-46
- (二) 健全电子政务论坛等公民言论平台46
- (三) 提升政府公务人员的网络传播素养46-47
- 五、 完善专项法律体系,将网络参政纳入有序轨道47-48
- 六、 坚持以德治网,培养理性参政的现代公民48-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6-57
- 后记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新燕;;我国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悖论及其消解[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蹇雯;;网络伦理的道德困境与对策浅析[J];才智;2010年30期
3 燕继荣;政治冷漠是不是坏事?[J];读书;1995年10期
4 孙壮珍;;网络问政与民主传统思路的回归[J];电子政务;2010年10期
5 彭健;;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贾佑兰;贾鹏;;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7 李婧;;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8 张庆胜;;网络:公民政策参与的低准入平台[J];今传媒;2010年09期
9 谷满意;;论新时期网络参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林闻莺;公民意识培育与宪法学教学[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雪冬;[N];学习时报;2006年
本文编号:92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92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