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产业与居民消费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电信业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第三产业与居民消费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电信业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电信业 第三产业 节能减排 因素分解方法
【摘要】:人类活动消耗的能源不断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安全。而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的是造成的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能源消耗的增长,再加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总的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正日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因此,研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减排政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基于LMDI分解模型,构建了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碳排放分解模型,分析了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各个影响因素:从而对每个影响因素的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影响中国1999-2009年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最重要的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比例达76.5%,生活水平的上升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影响中国1999-2009年的碳排放量次要促进因素,贡献比例达22.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中国过去的碳排放量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身的飞速经济发展。在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环境必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之后针对电信企业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特征较好,回归结果系数表明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和电信业发展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电信业对于中国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的碳排放具有减排效应。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电信企业在第三产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中呈现显著的减排效应。电信企业正是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在人们生活也能通过提供的ICT服务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关键词】:碳排放 电信业 第三产业 节能减排 因素分解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5;F6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8
- 1.1.1 从全球的角度看碳排放11-16
- 1.1.2 从国内的角度看碳排放16-18
- 1.1.3 电信业对碳排放的影响18
- 1.2 研究内容18-19
- 1.3 研究框架19-20
- 1.4 主要创新点20-21
- 1.5 结构安排21-2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2-37
- 2.1 通信行业和第三产业节能减排22-30
- 2.1.1 第三产业、居民消费与碳排放22-23
- 2.1.2 电信企业对于社会节能减排贡献综述23-30
-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30-37
- 2.2.1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综述30-37
- 第三章 基于LMDI因素分解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37-51
- 3.1 因素分解模型37-41
- 3.1.1 建立因素分解模型37-39
- 3.1.2 二氧化碳排分解模型39-40
- 3.1.3 能源消费加总分解模型40
- 3.1.4 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分解模型40-41
- 3.1.5 生活能源消费分解模型41
- 3.2 结果分析41-51
- 3.2.1 二氧化碳排放模型结果42-44
- 3.2.2 能源消费加总模型结果44-46
- 3.2.3 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模型结果46-47
- 3.2.4 生活能源消费模型结果47-48
- 3.2.5 叠加结果48-51
- 第四章 电信业对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能耗强度的影响分析51-57
- 4.1 回归分析模型设计51-53
- 4.2 数据说明53
- 4.3 实证结果分析53-57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57-60
- 5.1 研究总结57-58
- 5.1.1 因素分解模型总结57-58
- 5.1.2 回归分析总结58
- 5.2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建议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3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4 雷厉;仲云云;袁晓玲;;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5 袁鹏;程施;;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7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张学珍;杨会民;;基于最终需求的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5期
8 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9 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_2排放[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0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演讲人 何建坤;[N];光明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932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93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