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火力支援动态目标选择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岸火力支援动态目标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岸火力支援 动态目标选择 模糊多属性 群决策
【摘要】:目标选择是对岸支援火力筹划和指挥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信息化条件下的火力支援作战,对目标选择的动态性要求更高,论文在分析对岸火力支援动态目标选择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的目标价值排序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岸火力支援作战中动态目标选择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基金】:军内科研项目资助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1引言对岸火力支援作战中,目标选择不仅决定着打击的强度、规模和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打击目的的最终实现,因此目标选择是对岸支援火力筹划和指挥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制定对岸火力支援计划的首要环节,是火力分配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其工作质量影响着对岸火力支援作战的成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青山;张毅;侯学隆;;群决策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战场目标价值排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刘军伟;曾玲;;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一种新TOPSIS方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杜俊慧;魏法杰;;基于灰色理想解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鄂闯;;炮兵作战信息火力一体化目标选择与排序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5 汪新凡;;基于模糊语言评估和加权集值统计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01期
6 陈华友;多属性决策中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7 陈晓红;阳熹;;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燕明;;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2 马永红;周荣喜;李振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吴宇蒙;李慈海;;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申锦标;吕跃进;;一种基于向量贴近度的组合赋权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朝昆;王会英;;模糊多目标决策灵敏度分析及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6 陶志富;周礼刚;陈华友;;基于相对熵的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多目标规划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1期
7 魏冬峰;井祥鹤;;基于离差最大化的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设计优选[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8 夏辉;胡继平;徐t$;;基于一种组合赋权方法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年02期
9 刘博;谭守林;张金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导弹发射车生存力设计方案评估[J];电光与控制;2010年05期
10 郭辉;徐浩军;谷向东;刘殿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J];电光与控制;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云丰;王勇;;一类多资源模型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琚冰源;王秋萍;;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多属性群决策[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昭旭;韩敏;;基于顺序统计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选华;周声海;;基于方案偏好关系的群一致性偏差熵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6 李杰;赵子铱;陈毅俊;;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在农户信用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3(1)][C];2013年
7 Sun Yi;Huang Hai-feng;;Algorithm of adjusting Weights of decision-makers and attribute in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making[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晓慧;梁昌勇;;多属性协同应急决策及其在城市火灾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Ruirui Bai;Fanzhang Li;Jiwen Yang;;A Dynamic Fuzzy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寓辰;面向移动商务的协作组织及其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覃晖;流域梯级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与多属性风险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肖轶;重庆市土地利用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林生;面向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首艳芳;基于群决策理论的交通区域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凯红;群决策环境下不确定信息集成规则与决策要素获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陈光柱;免疫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刘蓉;基于聚类算法的多属性复杂大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刚;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游神保;企业失败项目资源再配置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廖祝佳;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4 王昆;一种基于Bayesian CBR的推荐系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芳;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郭宝;模糊信息下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习鹏;动态群决策偏好演化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田宝良;M风力发电产业化经营项目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屈克;区间直觉模糊推理及其在复杂问题决策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荣燕;基于WEB的电子政务质量监理及评估的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严聪;郭建亮;;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在导弹对抗预警雷达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9期
2 樊治平,肖四汉;带有Fuzzy偏好关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潘寒尽;张多林;方冬进;王宏;;关联分析法在武器系统多指标决策中的应用[J];电光与控制;2007年01期
4 樊治平;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1994年01期
5 陈晓红,徐选华,曾爱群;信用担保业务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6 杨根源;董奎义;王子明;;信息火力一体化作战研究[J];国防科技;2010年02期
7 韩学平;芮筱亭;赵革;;多决策目标排序的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9期
8 樊治平,赵萱;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确定的主客观赋权法[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7年04期
9 樊治平,张全,马建;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确定的一种集成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陈雷,王延章;基于熵权系数与TOPSIS集成评价决策方法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良;简评《动态目标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05期
2 陈尚华;;浅析动态目标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实施[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3 刘语平;双向制约与激励[J];中国三峡建设;2002年07期
4 ;管理模式的新尝试──《动态目标管理》研讨会发言纪要[J];特区经济;1999年03期
5 孙红星;刀礼洋;;基于中心差分模式的低成本GPS分米级动态目标监控系统[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02期
6 宋若峰;柳如见;张建中;;矿山动态目标跟踪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煤矿机械;2010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坤;王磊;游安清;;基于形殊点的动态目标“定位”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坤;游安清;贺喜;王磊;;基于动态目标结构特征的姿态实时定位方法[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刚伟;邱宗明;卢刚;;动态目标三维激光跟踪测量仪[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宋丹;赵保军;;一种基于SIFT算子的动态目标跟踪的改进方法[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肖作江;安志勇;石丽霞;;基于LabVIEW动态目标发生器稳定性光电检测技术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韩冰;;小尺寸、新型动态MTF测试设备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通讯员 周实办;我州全面推行全流程动态目标管理[N];红河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光兴;成都实行动态目标管理[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常恕田;众人划桨开大船[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龙;面向移动设备的动态目标的光场渲染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彪;基于双目机器人的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叶瑞;基于云台控制的无人车动态目标跟踪[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春辉;跟踪转台检测用动态目标生成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肖海燕;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柱;复杂背景下动态目标的检测与跟踪[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立群;一种新的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景涛;基于运动车辆的视频动态目标检测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高秀斌;基于Mean Shift和粒子滤波算法的动态目标跟踪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9 顾裕丰;基于区域特征的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10 王文龙;动态目标防御中的诱骗与反攻击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7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4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