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育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归纳加强教育统计的对策与建议,即: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队伍工作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管理水平;开展相关研究,加强指标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数据联系整合。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统计;科教管理
高校教育统计是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高校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取得科学、直观的教育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的整个过程[1]。高校教育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高校自身及教育主管部门掌握教育本底数据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科教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2]。本文主要分析高校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育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1教育统计的主要内容
凡涉及教育相关内容的统计都可以认定为教育统计,教育统计外延较大,内容丰富,没有统一且标准的统计指标与统计内容,目的不同,统计内容不尽相同。2015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共102项,分为综合教育程度、国民接受学校教育状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科学研究5大类,其中涉及高校的指标达54项。此外,一些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也可以作为教育统计的内容,如《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为学术同行评价、教师人均论文引用率、生师比、全球雇主评价、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共6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则有指标12项。教育统计者须从自身需要出发来确定指标以及统计的主要内容。
2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教育统计是科教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统计是全校基本数据和信息获得的主要途径,涉及学校科教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硬件条件、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教育管理者可以及时采集、更新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和描述,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发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机,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提升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倒逼教育管理者有针对性地积累相关数据,使教育统计工作为科教管理工作服务。
2.2教育统计是高校事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高校科教水平的提高及自身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离不开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的教育统计。教育统计针对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的调查,搜集相关原始数据资料,运用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符合规律的判断和评价,得到高校事业发展活动的真实情况,揭示发展现状、问题和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提出建议,便于高校决策层采取导向措施,制定政策和规划,有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3]。如通过对学校人力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分析师资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生师比情况、高层次人才情况等诸多数据,为培养和引进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供基础信息[4];通过对校舍、实验室、图书、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条件的统计,对比《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积极改善学校硬件,为师生提供较好的校园环境;通过对科研论文、项目、专利等科学研究情况统计,可以了解高校科教项目的研究类别、分布规律、经费收支,为高校制定科教项目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服务和反馈信息[5]。
2.3教育统计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开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做合理的调整,对未来的高等教育做全面的规划和预测,对高等教育质量作科学的评估和评价,对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和办学效益作积极的探讨,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统计[3]。教育统计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宏观管理、监控及进行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3教育统计提高高校科教管理的实证分析
教育统计涉及高校全方位数据,学生情况和专任教师情况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以天津市某高校为例对学生情况和专任教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教育统计对科教管理的作用。
3.1专任教师情况的统计分析2014年,天津市某高校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及年龄 结构的情况如图1至图3所示。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该校副高以上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硕士以上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75%以上,说明该校师资水平总体较高,尤其重视专任教师的学位情况,通过引进或培养等方式,使专任教师学位达到了较高层次。但该校年轻教师较多,39岁以下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49岁以下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85%以上,年轻教师已然成为该校发展的主力军,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教育和激励,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2学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天津市某高校学生规模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2014年该校在校生11400人,其中本科生7850人,博硕研究生2598人,留学生952人,分别占学生总数的68.9%、22.8%和8.3%,说明该校办学层次齐全,总体发展较为均衡;2012—2014年间,该校学生规模总体变化不大,略有增长,学生的快速增长期已过,学校要加快提升内涵,在学生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博硕研究生增长较快,说明该校正在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应该积极配套相应的师资及办学条件。以上2个实例仅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进行研究,事实上,高校是复杂的组织体系,涉及的数据千千万万,可以从多个不同视角开展统计分析。如可以围绕办学条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掌握学校生师比、师资、校舍、图书及教学仪器配备等情况,对比办学条件的指标,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去提高办学条件;也可以进行科技统计,从科技项目、学术论文、知识产权等方面,综合全面分析学校的科技实力,有的放矢地通过政策引导提高科技水平[6]。有的高校责成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公司进行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用大量详实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总之,教育统计作为科教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挖掘其内涵和外延,提升科教管理水平。
4教育统计存在的问题
4.1微观统计缺乏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教育行业总体情况,便从宏观层面进行指标设计,从管理者的角度采集高校教育数据,高校被动式完成上级交予的统计任务。宏观统计固然重要,但微观统计却更为适合高校,它能实实在在地为高校服务,为高校决策提供数据参考[3]。然而,实际情况是高校微观统计缺乏,显有学校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课程完善、就业与学生培养等自身内涵发展视角主动开展数据整理和综合分析。目前的教育统计满足不了教育管理的需要,滞后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丧失了最基本的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
4.2统计数据割裂,形式单一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教育统计任务,有的是常规的,包括高等教育统计、科技统计、设备统计等,有的是临时性统计。教育主管部门内部未进行顶层设计,导致各统计任务之间缺乏联系,数据割裂,成为数据“孤岛”。学校被动式完成上级任务,对数据一报了之,缺少数据的联系整合。目前,教育统计仍以报表为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统计任务,高校采用单机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审核后打印上报,缺乏动态的网络版数据库管理系统[3]。
4.3重统计、轻分析统计工作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关键在于要对统计资料作出符合规律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然而,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统计、轻分析,教育统计亦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将教育数据进行联系整合,综合分析,研究适合地方发展的教育策略、支持计划和专项投入等。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展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教育统计,同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应用。但实际情况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统计数据仍以采集和整理为主,对数据只是简单描述或说明,分析利用严重不足,使教育统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3]。
4.4指标体系存在缺陷目前我国教育指标体系以师资情况、校舍及占地、图书及教学仪器配备、信息化建设、教育经费等办学条件为主。但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角度去采集数据信息为教育决策服务,难以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办学效益和活力等自身情况,呈现出硬数据有余,软指标不足[7]。教育统计是为管理者服务的,更是为高校服务的,教育统计要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才显得有意义。因此,教育统计指标要体现高校内涵及核心问题,包括从学科建设到科研实力,从师资水平到生源质量,从教学质量到就业状况等。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高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教育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体现管理者的意志,又要反映高校的基本状态。
5对策与建议
5.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队伍工作水平加强组织建设是做好教育统计的基础和前提,应建立“统一领导、二级负责”的教育统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是指设置专职统计人员,负责综合、统筹和指导;“二级负责”是指各二级部门配备二级统计人员,负责所辖区域的统计和数据整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统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统计意识和业务素质,让统计人员能主动将教育管理与教育统计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挖掘信息资源,以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科教管理工作。
5.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对教育统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建立与高校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数据管理信息中心,搭建统计信息化平台,对学校数据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整合,进行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使科教管理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迈进[8-9]。
5.3开展相关研究,加强指标体系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联合开展研究,借鉴学习发达国家教育指标体系及知名的社会评价指标,如《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4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指标。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双方的需求出发,加强指标体系建设,内容要涉及基本的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硬指标,同时兼顾反映教学质量、教学成果、办学效益、办学活力等无形因素,注重反映学校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8,10]。
5.4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数据联系整合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都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数据平台,以模块化方式进行协同统计,防止数据孤岛,重视数据之间联系整合,进行相关、可比和预测,有助于减少重复劳动,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为制定政策、规划,进行教育投入及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结束语
高校教育统计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事业发展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其在研究和实践层面还有诸多不足,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统计,主动且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研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教育统计的数据支持作用,助力高校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生,赵雪曼.高校科技统计实践与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5):503-505.
[2]刘亚超,王玥,辛彦军.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7-40.
[3]戴世英.教育统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7-49.
[4]吕晨阳.浅析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4):274.
[5]张宁,孙勇,曹福毅.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39-41.
[6]于江平.浅析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5(2):283.
[7]任晓辉.美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探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1):172-175.
[8]苏光靖.当前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3(3):13-14.
[9]邹海燕.如何加强高校统计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5(23):51-53.
[10]王硕,冯莉,何俗非,等.加强科技统计工作,提升科教管理水平[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5):72-74.·66·
作者:张志国 薛晓娟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责任编辑:杨雪 阅读:人次本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3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