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目标决策机制的多制性、权变性和规范性
本文关键词: 公共目标决策机制 多制性 权变性 规范性 出处:《学术界》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决策机制是决策主体与决策规范的结合体,它是决策意图与决策行为的载体,是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性的保证。构建公共目标决策机制必须深谙公共目标决策机制的基本特性———多制性、权变性和规范性。
[Abstract]: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 rules, it is the intention of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guarantee.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must be the basic goal of multi - objective decision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understands the characteristics, contingency and normative.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5C066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决策机制是决策主体与决策规范的结合体〔1〕,它是决策意图与决策行为的载体,是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性的保证。构建公共目标决策机制必须深暗公共目标决策机制的基本特性———多制性、权变性和规范性。一、公共目标决策机制的多制性公共目标决策机制是一个由多种决策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跃辉;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谢一帆;古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创新模式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菡;马建臣;;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价值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孟晓敏;高校要发展 管理要创新——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之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马述忠;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张冉,熊彬;员工持股与中小企业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7 武全,张斌;IO(联网组织)及其信息化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8 夏洪胜;陈小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府再造[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9 刘文萃;;论非营利部门的市场化运作[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孔德甲;民间组织培育与政府职能转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一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务员诚信建设[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玉宗;;英国新公共管理实践评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赖诗攀;王红霞;;官僚制下的行政决策体制优化[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武;杨雪;;论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测量[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玉明;;美国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佘建国;孟伟;;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罗文剑;;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制度供给问题之窥探[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谭琪;林钰琼;;论全球善治理念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洪瑾;;公众需求导向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施雪华;孙发锋;;行政战略的分析框架及其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淑红;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李龙成;走向绿色发展的财政监督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徐承彦;论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D];厦门大学;2003年
4 陆作生;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7 许才明;民族乡政府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赵丽华;中国民族自治区民族事务行政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王乐;城市导引职能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晓春;乡镇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与团队效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蒋晓川;“K师傅”集团的发展战略分析[D];重庆大学;2001年
3 韩海燕;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4 朱玉峰;中国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5 江河海;主导多维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雷志刚;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谭湘;企业会计环境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马彦斌;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伍参;《案例》:深圳天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D];暨南大学;2002年
10 马桂兰;知识型员工合理流动与激励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49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4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