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参与式发展中群体决策的反思:一个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参与式发展 群体决策 极端性转移 集团盲思 阿比林悖论 强制性说服 出处:《领导科学》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四个概念,即极端性转移、集团盲思、阿比林悖论、强制性说服,来探讨群体参与过程中个人的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如何被现场的其他人所影响的,并对参与式发展中的群体决策问题进行了反思。参与的过程是参与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动态交互的过程,参与中的权力结构会被现存的社会关系所型塑,同时也会被参与中本身存在的群体社会心理过程所型塑。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psychology, this paper uses four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that is, extreme transfer, group blindness, Abyan paradox, forced persuasion, to explore the individual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group participation. How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re influenced by other people in the field, and the problem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in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s reflected.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s the process of dynamic interaction among the participating stakeholders. The power structure in participation will be shaped by the existing social relations, and also by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existing in the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基金】: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农业产业集群的成长研究”(项目编号:2012QJ041) 加拿大IDRC项目“支持农民组织及农村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一、参与式发展的渊源及其反思作为一种以当地人为导向的发展方法和理念,参与式(Participation)强调通过对社区中弱势群体的赋权,使他们获得分析自身和社区发展状况的能力,与社区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制定有效的发展计划,进而采取行动实现社区内部的均衡发展[1]。参与概念的出现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雷,席酉民;群体讨论对个体偏好极端性转移的影响[J];系统工程;1997年01期
2 郭占锋;;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发展人类学视角下的国际发展项目[J];开放时代;2010年01期
3 毕鹏程,席酉民,王益谊;群体发展过程中的群体思维演变研究[J];预测;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斌;;村干部权力竞争解释模型之比较——兼述村干部权力的成就型竞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夏雪;;社会性别、贫困与全球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侯志阳,高磊;转型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左芳;关于影视创作中的性别不公正现象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尹妍妍;;社会性别课程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关系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四所高校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崔迎新;李国军;;浅析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与疏导[J];当代经济;2011年18期
7 吴童;;新世纪女性文学与超性别写作[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8 王定;把握学生思想 提高德育实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2期
9 章立明;温洛克(winrock)“妇女能力建设与农村发展项目”培训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5期
10 张雪梅;李晶;李小云;;妇女贫困:从农村到城乡,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2000年以来中国“妇女贫困”研究评述与展望[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礼龙;基于信息生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林霞;豫南X地非登记教会与乡村社会秩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陈刚;创业团队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友国;农民利益表达:寻求国家与乡村的有效衔接[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方宝红;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新;城市福利保障性社区老年公寓室内环境无差别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孙彩荣;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锦玲;城市中青年职业女性体育行为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方亭;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段彪永;群体性事件的犯罪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宋雅琦;我国城市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武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夏新;民间规范中乡村妇女权利缺失与保护[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家武;上海流民研究(193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方舟子;;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名义[J];当代人;2006年12期
3 杨雷,席酉民;群体决策的权力与权力指数[J];系统工程;1996年02期
4 庄孔韶;;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5 杨慧;;资本的蜿蜒之路(上)——乔万尼·阿瑞吉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8期
6 杨小柳;;西方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8 朱晓阳;在参与式时代谈建构"性别主体"的困境[J];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9 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开放时代;2007年02期
10 何俊;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的参与式方法[J];林业与社会;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魏巍;;群体决策的极端性转移和趋中性现象浅析[J];消费导刊;2007年07期
2 井润田,席酉民,,冯耕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体决策过程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3 田方萌;群体决策为何失误[J];开放时代;2003年05期
4 周修亭;;影响群体决策的数量、质量结构[J];决策探索;1992年06期
5 肖振学;信息时代“群体迷失”浅析[J];求实;2005年S2期
6 ;第二道门:注意力从竞争对手到另类选择[J];商学院;2007年09期
7 颜忠,张建平,赵长城;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选择[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李武,席酉民,成思危;群体决策过程组织研究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9 董艳玲;关于决策的辨证[J];企业管理;2003年03期
10 陆金伟,达庆利;用于群体决策的一种统计迭代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录书;;Fuzzy偏好关系及其在群体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李守伟;;风险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3 周大呜;;人类学与参与式发展理论[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金爱武;黄宝龙;傅秋华;方伟;李明华;;浙南山区竹业参与式发展实证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文坤;刘家诚;;群体决策中非二元性选择问题的最小决定集[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张宛平;王绍智;;一个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7 陆余楚;管智英;耿辉;;选择寿险险种类型的决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8 郑全全;;群体决策的信息取样系列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毕鹏程;;领导风格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邱菀华;;一个新的多目标群体决策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群体决策”可能风险更大[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承文;从科学发展看“群体决策”[N];中国航天报;2008年
3 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 高红云;参与式发展的理念适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N];博尔塔拉报;2007年
4 记者 罗霞;“编外村长”扎根基层促发展[N];云南日报;2006年
5 首都师大附中 丁伯华;民主决策提升软实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周大鸣;内源式发展与参与式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宋洪远;扩大公众参与是根本[N];农民日报;2005年
8 杨瑞明;发展传播理论的演进及研究的主要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李宽宽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陈国权的四个纬度理论[N];经理日报;2006年
10 李瑞林;浙江竹林资源培育技术和经营水平全国领先[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志平;基于过程交互的复杂动态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刘芳;基于一致性模糊偏好关系的群体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细香;基于二元语义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4 董玉成;语言环境下群体决策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志丹;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桂清;群体决策的共识模型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永涛;群体结构与群体决策[D];辽宁大学;2013年
8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9 黄正;基于词典排序的群体理性聚合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10 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明月;群体决策可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彬宁;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研究与社会工作的介入[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玲玲;何以兴盛:中国参与式影像十年发展研究(2003-2012)[D];安徽大学;2013年
4 李保亮;自信心指标对群体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鹏;群体决策中若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6 张艳艳;群体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7 陈昕苗;信息描述框架对群体决策过程中信息取样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8 刘霆宇;群体决策方式下金钱结果和环境结果的跨期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左文宜;社会学习对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戴大维;心理授权对群体决策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1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5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