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构化信息融合的异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新模型与新算法
本文关键词: 同构化 多值直觉模糊集 不确定性 多目标不确定决策 多属性决策问题 信息融合 隶属度 新算法 新模型 决策者 出处:《计算机科学》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确定多属性决策过程中,现有两大困难:(1)如何较好地表达和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属性评价信息;(2)如何将基于多样性评判准则的多准则评价结果进行信息融合,并获得更合理的综合评价结论。基于同构化思想,针对学术界最近才提出的一种能较好地处理具有多信息来源模糊信息的新数学模型"多值直觉模糊集模型",研究了多值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的综合评判新课题与新方法;提出了兼有不确定语言型与区间型的异构风险型多属性决策新问题与新模型,构造了基于同构化信息融合的异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新模型与新算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ncertai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there are two major difficulties: 1) how to express and deal with the uncertain attribut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2) how to fuse the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results based on diversity criteria, and obtain more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s based on isomorphism.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called multi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model, which can deal with fuzzy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information sources, has been proposed recently in academic circles. A new subject and method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embership and non-membership of multi-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new problem and a new model of heterogeneous risk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with both uncertain language and interval type are proposed, and a new model and algorithm of heterogeneous uncertai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isomorphic information fusion are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信息大多数具有不精确、不完备、模糊等性质,加上决策者对问题的认识或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性等原因,有时要获取准确的属性值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对此类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是对传统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淑霞,李翔,黄陈锋;区间数信息下的用电客户信用评价[J];电气应用;2005年11期
2 周光明;刘树人;;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一种新排序法[J];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3 曾三云;曾玲;龙君;;部分权重信息下的三角模糊数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张仕彬,黄文杰;大型工程项目的投保决策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年01期
5 黄国顺,刘云生;基于距离意义下的Vague集相似度量比较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5期
6 范平;梁家荣;李天志;;Vague集之间相似度量的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34期
7 王坚强;;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区间直觉模糊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6年11期
8 黄松;黄卫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拓扑排序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5期
9 乔永辉;;一种基于TOPSIS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9期
10 高阳;周向红;;一种基于不同语言标度的语言信息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毅娟;;一种新的Vague集相似度量方式[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美华;曾雪兰;李正义;;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灵敏度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瑜;;一种基于模糊变量序的语言型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英杰;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态势与威胁评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震虹;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仕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2 李大东;区间数的排序和它的一些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史加荣;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准则决策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邓波;双重不确定条件下的注气油藏筛选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张敏;边界不确定性集合的相似度量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成先娟;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排序方法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7 王晓洁;Vague集理论及其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丹丹;基于不确定偏好模糊决策的路径选择模型与算法[D];暨南大学;2006年
9 范涌;基于TOPSIS的生态建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权双燕;Vague集上模糊不确定性度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樊治平,张全;具有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张江,林华,贺仲雄;统一集论与人工智能[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3期
3 雷英杰,孙金萍,王宝树;模糊知识处理与模糊集理论的若干拓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雷英杰,王涛,赵晔,汪竞宇;直觉模糊匹配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雷英杰,赵晔,王涛,王坚,申晓勇;直觉模糊语义匹配的相似性度量[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J];控制与决策;1999年06期
7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一种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争鸣,王秦;我国产业结构成长中的主要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年06期
2 吴伟东,冯玉华,贾生华;我国三元经济结构问题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05期
3 吴世泉;略论工业结构的地区趋同现象[J];中国工业经济;1989年08期
4 冯子标,候会平;我国产业结构改造与创新的思路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5 王松青;产业同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04期
6 曾菊新;;江汉平原城乡非农产业同构化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7 崔学兰;加强计划调控摆脱疲软困境[J];财贸研究;1990年06期
8 唐立久;我国区域经济混乱成因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1期
9 高春初;沿海开放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J];唯实;1990年01期
10 阙机龙;经济调整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J];学术界;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启海;;21世纪高校程序设计教育创新思考之我见[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汉欣;;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建设布局与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李罗力;;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难在哪里?[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方金云;;空间数据虚拟化的实现技术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春;寻找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平衡点[N];解放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思齐;连接“信息孤岛”[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记者 孙玉山 徐飞鹏;要为农民的今天和明天着想调整结构实现增长方式转变[N];北京日报;2003年
4 方昕 熊光明;连锁药店盈利模式受到挑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方昕;连锁药店:经营定位困惑重重[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黄宏;在发展中解决产业同构化[N];浙江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邓红辉 贾肖明;中国企业已到战略转型关键时刻[N];南方日报;2004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忠法;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发展[N];农资导报;2004年
9 广东记者站 张俊 马伟忠;广东主题公园路在何方[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记者 宋菁 实习生 杨春;深港澳物流一体化 拓展竞合空间[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龙;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D];暨南大学;2000年
2 曹闻渊;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3 陈玲;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4 张波;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竞争力的构建[D];新疆大学;2004年
5 苏杰;墨西哥北部与中国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张晓川;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牟晨晖;县乡行政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重构[D];浙江大学;2004年
8 司明泊;论新疆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0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6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