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寻踪模型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问题 赋权模型 投影寻踪 属性规范化 投影指标 综合属性 主观权重 聚类分析 属性权重 规范化方法 出处:《运筹与管理》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属性规范化和属性集结是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两个关键环节,首先研究了属性规范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投影寻踪方法构建了主客观组合赋权模型。该模型以综合属性值的标准差与局部密度乘积作为投影指标,引入主观权重作为约束条件,通过优化搜索获取各属性最终的组合权重,然后采用简单加权算子实现方案的评价和决策。以经济效益评价为例,采用该赋权模型对全国16个省市进行了排序和聚类分析,取得了可信的结果,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Abstract]:Attribute normalization and attribute aggregation are two key links of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Firstly, the method of attribute normalization is studied. On this basis, a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ed weight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 The model takes the product of standard deviation and local density of integrated attribute value as projection index, and introduces subjective weight as constraint condition. The final combined weights of each attribute are obtained by optimizing search, and then simple weighting operator is used to realize th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of the scheme. Take the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as an example. The weighted model is used to sort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16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are reliable, 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863项目资助项目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属性规范化和属性集结是两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属性的规范化一般包括数量化和标准化[1],就标准化而言,常用的方法有向量标准化方法,线性刻度转换方法,还有Z-Score方法等。属性集结的内容包括属性权重的确定和集结算子的选择,其中如何确定权重一直是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菊良,魏一鸣,丁晶;基于组合权重的系统评价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玉英;岳中亮;;不确定语言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测评方法[J];情报科学;2007年08期
2 宫琳;孙厚芳;靳勇强;;数字化设备功能建模及其综合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徐泽水,吴应宇,达庆利;一种改进的行和归一化排序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邓慧琼,艾欣,张东英,李渤龙,罗啸;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电网连锁故障模式搜索方法[J];电网技术;2005年13期
5 汪泽焱;王春霞;张金辉;;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章玲,周德群;规范化公式对无关方案独立性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7 王强;沈永平;陈英武;;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8 张铮;姜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1期
9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肖新平;李福琴;涂金忠;;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公路;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倩;冯光升;孔繁宇;王慧强;;基于PST模型的系统可存活性度量算法及算例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2 黄奇成;;一种混合型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况冰;谢高权;;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的炮兵作战方案优选[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瑜;宋志操;陈志军;;基于混合语言加权平均(HLWA)算子的防空C~3I系统效能评价[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瑜;;一种基于模糊变量序的语言型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志松;;基于Shapley-Choquet模糊积分的多属性合作博弈分析[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蔡景;左洪福;;基于综合权重的维修性模糊综合评判[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永强;苏怀智;李子阳;;基于和声搜索的边坡稳定性投影寻踪聚类分析[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万中英;王明文;廖海波;;一种新的投影寻踪计算方法及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国晨;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林琳;直觉模糊集在近似推理与决策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唐学文;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王云霞;基于Internet及MC的客户驱动定制产品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5 时岩;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卜全民;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张婕;基于柔性理论的大型工程投资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胡明礼;不完全信息下基于粗糙集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柏明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章玲;基于关联的多属性决策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雨蓉;国际班轮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2 庞天杰;粗糙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周礼刚;单一准则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4 胡鹏;基于ER的不确定条件下C~4ISR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张海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何尔雅;关于区间优化模型的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邹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延峰;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及其评价系统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吴俊峰;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机械产品选配方法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国政;基于电子白板的分布式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制造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J];系统工程;2001年02期
2 孙才志,王敬东,潘俊;农牧业基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方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年02期
3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农业生产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年04期
4 金菊良,杨晓华,丁晶;标准遗传算法的改进方案——加速遗传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5 宋保维,潘光,胡欲立,徐德民;基于熵权的鱼雷系统模糊层次分析与评判[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6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加速遗传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7 刘万里,雷治军;关于AHP中判断矩阵校正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忠,潘杰义,邹慈宁;重视多属性决策方法论的研究[J];情报杂志;1989年03期
2 聂建中,王彬;多目标、多属性决策在给水工程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1990年02期
3 徐玖平;;不确定条件下多属性决策的比较因素法(英文)[J];经济数学;1993年01期
4 尤天慧,樊治平,俞竹超;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属性熵权的一种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张斌;集对分析与多属性决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年02期
6 任全,李为民,张文;客观赋权法指导下的部分权重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7期
7 吕翔昊,李登峰;基于模糊信息的群体多维偏好分析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8 吴唤群,向和平,王壮志,龚国清;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程投标决策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1期
9 王桂强,刘先锋,张育益,崔丽丽;我军物资采购中的优化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4年12期
10 安利平,陈增强,袁著祉;基于粗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叶义成;黄炎焱;;中小型矿山经营状况的综合排序[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浒;岳超源;;PROMETHEEⅡ法的变形方法及一类优先函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伟;;一种基于评价映射的多属性评价方法(英文)[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4 蒋朝哲;胡培;高晓琴;徐芳;袁际学;;多属性决策问题方案预筛选的粗糙集方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本文编号:1488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8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