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奖优罚劣”的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TOPSIS方法
本文关键词: 区间数 多指标决策 奖优罚劣 TOPSIS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区间数多指标系统的决策特点,对指标数据初始化处理时,利用"奖优罚劣"原则,提出了一种易于计算且实用的[-1,1]线性变换算子,然后定义正、负理想方案,给出了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TOPS IS方法.该模型为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并利用现有的实例来证实此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ci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al number multiple index system, using the principle of "reward, penalty and inferiority", a simple and practical linear transformation operator is proposed, and th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deal scheme is defined. In this paper, the TOPS is method for interval number multiple index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is presented. The model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interval number multiple index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existing examples are used to verify the scientific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分类号】:C93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吉军,刘家才;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研究[J];预测;2002年01期
2 朱方霞,陈华友;基于可能度的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3 戴文战;一种动态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0年02期
4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陶勇;基于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玉英;岳中亮;;不确定语言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测评方法[J];情报科学;2007年08期
2 宫琳;孙厚芳;靳勇强;;数字化设备功能建模及其综合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徐泽水,吴应宇,达庆利;一种改进的行和归一化排序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邓慧琼,艾欣,张东英,李渤龙,罗啸;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电网连锁故障模式搜索方法[J];电网技术;2005年13期
5 汪泽焱;王春霞;张金辉;;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尤天慧,樊治平;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熵权的一种误差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7 章玲,周德群;规范化公式对无关方案独立性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8 王强;沈永平;陈英武;;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9 周文坤;;一种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的组合方法[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10 张铮;姜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红;刘永亮;许炎义;;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吉军;;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吉军;刘先涛;;区间数多指标群体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研究[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倩;冯光升;孔繁宇;王慧强;;基于PST模型的系统可存活性度量算法及算例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5 周文坤;;基于熵权和理想解权集成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奇成;;一种混合型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况冰;谢高权;;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的炮兵作战方案优选[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瑜;宋志操;陈志军;;基于混合语言加权平均(HLWA)算子的防空C~3I系统效能评价[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毕修颖;船舶碰撞危险度及避碰决策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4 袁志坚;电力变压器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邵国晨;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7 周震虹;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林琳;直觉模糊集在近似推理与决策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唐学文;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廷浩;孵化器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2 李贵林;军队院校本科学员综合素质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3 史加荣;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准则决策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庞天杰;粗糙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周礼刚;单一准则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6 胡鹏;基于ER的不确定条件下C~4ISR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何尔雅;关于区间优化模型的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邹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邓波;双重不确定条件下的注气油藏筛选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吴俊峰;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机械产品选配方法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2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年01期
3 樊治平,肖四汉;一类动态多指标决策问题的关联分析法[J];系统工程;1995年01期
4 徐泽水,岳振军;模糊综合评价的两种新算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傅国耀;[-1,1]上的模糊集及其在集对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9年02期
6 张新华;基于SPA的同异反科研管理理论及应用[J];科研管理;1998年01期
7 高峰记,黄咏芳,任晓燕;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点贴近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戴文战,邹立华,汪建章,朱金刚,周融;一种基于奖优罚劣原则的多阶段多目标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9 张斌;多目标系统决策的模糊集对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12期
10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一种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徐泽水;;模糊综合评价的排序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张吉军;王云龙;;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仲雄,隋志强;FHW决策系统 第三讲[J];预测;1988年02期
2 王众托;推荐《多指标决策理论与方法》一书[J];控制与决策;1990年05期
3 罗文干;;谈包装商品的随机抽样[J];检验检疫科学;1992年02期
4 宋振邦;;灰色系统理论在石油地面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1992年02期
5 樊治平,肖四汉;有时序多指标决策的理想矩阵法[J];系统工程;1993年01期
6 张振良;区间数投入产出表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7 张振良;区间数投入产出的优化模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8 吕胜富 ,薛伟 ,张国琪;DSS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9 樊治平,郭亚军,潘德惠;一种给出方案不完全偏好信息的多指标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10 樊治平,郭亚军,潘德惠;一种给出方案不完全偏好信息的多指标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强;;Lanchester平方律的灰色描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陈世联;;具区间数的综合评估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张吉军;王云龙;;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张德利;王子孝;;Fuzzy值函数的半模Fuzzy积分[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5 余泽昌;;线性常系数Fuzzy微分方程组[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蔡习宁;李法朝;仇计清;;凸Fuzzy集的正则Fuzzy运算[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7 于兴江;孟晗;;区间值函数与Fuzzy值函数的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范九伦;裴继红;谢维信;;区间值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9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10 罗小明;刘学来;陈庆华;;区间层次分析法及其在C~3I系统效能评估研究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涌 宁佳中;南京地铁票价全国最低[N];新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龙华;不确定系统的鲁棒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3 王淑英;水文系统模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高淑萍;运输问题的模糊优化算法和理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邓文丽;区间数据的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8 王云峰;基于混沌的密码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喻和平;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石玉峰;战时不确定性运输路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理;水环境突发性与非突发性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初步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孙巍巍;基于多指标群决策理论的股票预测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3 鞠红;可拓数学方法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卢伟;目标函数系数为模糊数的规划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张仕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郑泳凌;计算智能在控制、优化和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大东;区间数的排序和它的一些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蔡雷;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孙春华;立体视图点子质地对立体视检查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4年
10 王伟;不确定收益率下证券风险的可拓度量及规避变换[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9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