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PA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
本文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数 决策模型 集对分析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排序方法.通过介绍一个决策分析模型,把属性权重和决策矩阵均为区间数的多属性问题转化为区间数表示的决策方案综合评价值.然后把该区间评价值转化成联系度的形式,并给出排序准则.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orting method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is proposed for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with uncertain interval numbers, and a decision analysis model is introduced. The multi-attribute problem of attribute weight and decision matrix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decision scheme represented by interval number. Then,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interval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form of relation degree, and the ranking criterion is given.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5F0025M)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6L00001)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克勤,宣爱理;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6年01期
2 徐泽水;基于相离度和可能度的偏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3 叶跃祥;糜仲春;王宏宇;梁晓艳;;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9期
4 张吉军,刘家才;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研究[J];预测;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军;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赵克勤;联系数及其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8期
3 刘怀高;i-值估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2期
4 黄书亭;新闻采访的复杂性探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Z1期
5 赵克勤;集对分析中的系统数及其确定不确定性方程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6 张林凤;SPA联系度在世界女排强队扣球得分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朱旭光;中国男篮进攻效率的SPA联系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邵桂华,孙庆祝;基于Internet的全民健身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IHIA—DSS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周华儿;中国男篮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与世界水准差距的同异反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沈定珠,刘青青;国民体质提高趋势的联系数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栋;熵及其在水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2 王小平;服务企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4 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孙广义;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6 金英伟;在模糊不完全定义下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太福;基于平面约束不确定性的机械系统稳健性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志;企业员工培训及其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张平;基于SPA的Rough集——一种数据挖掘的新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3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高波;在用设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唐志航;模糊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6 刘建民;公路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估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胡群芳;公路路面结构使用性能评价与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肖荣波;武钢工业区绿地GIS的建立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柯丽华;建设工程项目评标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10 戴立民;基于遗传算法的装配顺序规划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年01期
2 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的对立分类、度量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02期
3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J];控制与决策;1999年06期
4 徐泽水;基于相离度和可能度的偏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5 高峰记,黄咏芳,任晓燕;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点贴近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6 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7 樊治平,张全;一种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模型的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8 张吉军,樊玉英;权重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问题的逼近理想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11期
9 尤天慧,樊治平;一种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2年05期
10 郭春香,郭耀煌;具有区间数的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研究[J];预测;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斌;王中兴;唐芝兰;;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11年03期
2 陈孝新;;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型灰色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6期
3 胡军华;许琦;;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9期
4 姚绍文;;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理想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4期
5 王远立;曹晓东;吴迪;裴宏;;多属性决策方法在特种承载平台多样机竞标选型决策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周矿先;;基于方案偏离度和偏差综合度的交互式多属性决策方法[J];科技广场;2011年06期
7 黄亮;胡正平;;基于最大离差的一种权重确定方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8 韩作生;刘培德;;一种基于梯形模糊语言变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1年03期
9 朱建军;刘思峰;田飞;;群决策中三端点语言和互补偏好信息的转化及集结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10 刘培德;;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不确定语言变量风险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高莉;;权重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两种决策方法[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吉建华;曾雪兰;公彦德;;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浒;岳超源;;PROMETHEEⅡ法的变形方法及一类优先函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吉军;;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概率区间型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谧;基于证据推理的多属性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6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丁勇;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军;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政文;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韩路英;二层决策问题的研究及区间决策方法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5 许凤;几种不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妍;基于语言型多属性决策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曾智;基于区间粗糙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9 陶丽丽;AFS理论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上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4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52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