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科学社领导群体分析
本文选题:中国科学社理事会 切入点:成员更替 出处:《史林》200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科学社领导层理事会成员的更替频率不高,虽对保持领导群体的稳定性, 维持组织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却没有完全遵循它所追求的西方学术社团的民主精神与 民主程序;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网络与社会结构表明,,理事的当选不完全以对社务关心的程度 或学术成就的高低为标准,地域因素、同学关系及留学国别、所学学科等都是重要筹码,虽 对人才的团聚、社务的扩展功不可没,但毕竟不是一个学术社团所应有的特性。正是在这种 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科学社领导群体的发展变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趔趄而行。这一情状是民 国时期科学社团的普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Abstract]:The frequency of turnover of the members of the leadership Council of the China Science Society is not high, although it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leadership group and maint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But it does not fully follow the democratic spirit and procedures of the Western academic community it seeks;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tructures of the Council's members show that, The election of directors is not entirely based on the degree of concern for social affairs or the level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Regional factors, student relations, countries of study abroad, and the subjects studied are all important chips. Although they are important for the reunion of tale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social affairs, But after all, it is not the nature of an academic community.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it can be said, The development and vicissitude of the leading group of the Chinese Science Society is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ientific socie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C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2 樊洪业,王德禄,尉红宁;黄宗甄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郭自力;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出版理念的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翟秀文,巨乃岐,张志国,卢晓莉;“第一生产力理论”与知识经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金永兵;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王心,孙慕天;科学创新的人文动源系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0期
9 耿益群;;院校制度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仰之;;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简史[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6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翔;;略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中的十大关系[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剑;黄婷;;朱家骅的科学观念与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赵云波;;技术理性批判向度下中国现代化沉思[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5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56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56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