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偏比映射和a-偏比法
本文选题:群体决策 切入点:偏比度 出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摘要】: 借助决策个体关于方案对的偏比度概念,构建了群体在供选方案集上的a 偏比映射,并证明了该映射满足[胡毓达,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中的五个公理和匿名性条件.据此,给出一个群体排序的a 偏比法.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he concept of partial ratio of decision makers about scheme pairs, a partial ratio mapping of population on the set of alternative schemes is constructed,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mapping satisfies five axioms and anonymity conditions in [Hu Yuda, system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03].On the basis of this, a partial ratio method of population ordering is given.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毓达,于丽英;关于群体决策的偏比映射[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毓达;关于塔形惩罚的群体评分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秦志林;基于偏爱距离的群体决策[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于英川,于丽英;生产计划的多目标群体偏差度决策及其支持系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4 秦志林,丁合真;联合偏差度排序方法[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秦志林,胡毓达;群体决策选择函数的强稳定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6 胡毓达;群体多目标决策的联合有效解类及其最优性条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7 胡毓达,于丽英;关于群体决策的偏比映射[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年04期
8 孟志青,胡奇英,胡毓达;群体决策问题的一种最优均衡解[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4年01期
9 叶帆,洪振杰;关于群体偏比映射理性条件的探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文坤,李宗平,刘家诚;模糊偏好下群决策结构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静;群体决策、多目标最优化和全局最优化的若干结果[D];上海大学;2007年
2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3 洪振杰;群体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大气传播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4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宏杰;模糊数学在群决策偏好集结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武锐;电力物资评标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徐新生;群体决策方案优选规则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毓达,于丽英;关于群体决策的偏比映射[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年04期
2 余览Z;a-偏比映射和a-偏比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3 叶帆,洪振杰;关于群体偏比映射理性条件的探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726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72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