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我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9 10:17

  本文选题:技术评价 + 公共决策 ; 参考:《中国软科学》2004年06期


【摘要】:中国开展科技评价的思想是立足于为特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服务的,尚缺乏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战略等影响。然而,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技术评价机制和流程,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公共决策存在从单一准则的政府决策向多准则、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决策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对中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idea of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serving specific groups (including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but it lacks a society and an environment that considers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overall welfare needs of societ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needs of society. Influence of strategy, etc. However, the technology evaluation for public decision-making is not only to build a technical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especial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public decision-making has changed from a single standard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to multiple criteria. The trend of multi-level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technology evaluation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public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tradi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eform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is, it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用技术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70233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3034025)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进;科技评估体系建设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3期

2 彭宗超,薛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邢怀滨,陈凡;技术评估:从预警到建构的模式演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林;坚持和完善全国人大的会期制度[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李世新;;从技术评估到工程的社会评价——兼论工程与技术的区别[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马全江;论我国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的完善[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钱再见;论公共决策系统的活动特质及其风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7 郭家玉;佘万宝;;对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集团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缺失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熊美红;;利益集团视野下中国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问题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9 赵春丽;;完善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童庆平;;中国特色选举民主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金太军;;政治文明解析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丁宇;;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完善[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易显飞;李兆友;;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技术选择[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钱再见;;论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1年会文集[C];2001年

5 吕伯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渊源——论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赵晗;中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7 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艳春;安徽省县乡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二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佩;协商民主视角下中国公共项目听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秦朗;普通高中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子国;国务院规章备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宁;反垄断听证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朝阳;我国县乡级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书华;地方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韦大乐,于施洋;略论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J];法学杂志;1998年04期

2 尚英才;一次意义深远的探索──由邯郸市物价局试行“收费标准听证会”引起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年05期

3 张光远,郭剑英,贾民;买方市场出现后政府价格行为的转变[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4 李平,易金蓉;当阳市举行自来水价格听证会[J];价格月刊;1997年10期

5 幺孝盛;论行政立法性听证的运作机理[J];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03期

6 李荣华;听证程序与行政决策民主化[J];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毅;;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研究维度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7期

2 谈毅,仝允桓;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范式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4期

3 王海政;谈毅;仝允桓;;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多维融合方法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7期

4 谈毅,仝允桓;从“京沪高速铁路”技术方案的争论看中国科技评估体系的变革[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4期

5 ~撛驶,

本文编号:1819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819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